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溫差發電的原理

        溫差發電的原理

        作者: 時間:2011-08-08 來源:網絡 收藏
        熱電轉換材料具有3個基本效應, 即, 這3個效應奠定了熱力學中熱電理論的基礎, 也為熱電轉換材料的實際應用展示了廣闊的前景. 溫差電是利用材料的Seebeck效應, 通過載流子(電子和空穴)進行能量的輸運. 該效應于1821年由德國人Seebeck發現: 在兩種不同金屬(銻與銅)構成的回路中, 如果兩個接頭處存在溫度差, 其周圍就會出現磁場. 通過進一步的實驗, Seebeck發現回路中存在電動勢. Seebeck效應是制作測溫熱電偶、溫差和溫差電傳感器的基礎.
        溫差的原理如圖1所示: 將兩種不同類型的熱電轉換材料N和P的一端結合并將其置于高溫狀態, 另一端開路并給以低溫. 由于高溫端的熱激發作用較強, 此端的空穴和電子濃度比低溫端高, 在這種載流子濃度梯度的驅動下, 空穴和電子向低溫端擴散, 從而在低溫開路端形成電勢差. 將許多對P型和N型熱電轉換材料連接起來組成模塊, 就可得到足夠高的電壓, 形成一個溫差機. 這種發電機在有微小溫差存在的條件下就能將熱能直接轉化為電能, 且轉換過程中不需要機械運動部件, 也無氣態或液態介質存在, 因此適應范圍廣、體積小、重量輕、安全可靠、對環境無任何污染, 是十分理想的電源. 溫差發電的靈活、綠色、安靜和微小體積的特性, 使其可在許多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

        圖1 利用熱電模塊進行溫差發電的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川县| 靖宇县| 广德县| 长葛市| 方正县| 巴青县| 嘉兴市| 西平县| 东台市| 湖州市| 虹口区| 台前县| 乐安县| 广水市| 沂水县| 台中县| 珲春市| 松原市| 怀安县| 临泽县| 思茅市| 郁南县| 广州市| 德州市| 鞍山市| 八宿县| 余姚市| 海兴县| 合阳县| 东乡县| 德昌县| 莱西市| 雅江县| 嵊泗县| 遂溪县| 宜川县| 白河县| 湟源县| 宝坻区| 彰化市|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