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編程控制器(PLC)
是一種工業控制裝置
是在電器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并逐漸發展成為以微處理器為核心,將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融為一體的新型工業控制裝置。
通用叫法
中文名稱為可編程控制器;
英文名稱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簡稱PLC。
1987年,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定義:
“可編程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采用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過數字式和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可編程控制器及其有關外圍設備,都應按易于與工業系統聯成一個整體,易于擴充其功能的原則設計”。
二、可編程控制器(PLC)的產生
因為繼電器邏輯電路配線復雜
背景:
1968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M),為了適應汽車型號的不斷更新,生產工藝不斷變化的需要,實現小批量、多品種生產,希望能有一種新型工業控制器,它能做到盡可能減少重新設計和更換繼電器控制系統及接線,以降低成本,縮短周期。
1968年,GM公司提出十項設計標準:
編程簡單,可在現場修改程序;
維護方便,采用插件式結構;
可靠性高于繼電器控制柜;
體積小于繼電器控制柜;
成本可與繼電器控制柜競爭;
可將數據直接送入計算機;
可直接使用115V交流輸入電壓;
輸出采用115V交流電壓,能直接驅動電磁閥、交流接觸器等;
通用性強,擴展方便;
能存儲程序,存儲器容量可以擴展到4KB。
1969年,美國數字設備公司研制第一臺可編程控制器,并應用于工業現場。
三、 可編程控制器(PLC)的特點
無觸點免配線,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
通用性強,控制程序可變,使用方便
硬件配套齊全,用戶使用方便,適應性強
編程簡單,容易掌握
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工作量少
維修工作量小,維護方便
體積小,能耗低.
四、可編程控制器(PLC)的應用領域
五、可編程控制器的發展
高性能、高速度、大容量發展
為了提高PLC的處理能力,要求PLC具有更好的響應速度和更大的存儲容量。目前,有的PLC的掃描速度可達0.1ms/k步左右。PLC的掃描速度已成為很重要的一個性能指標。
在存儲容量方面,有的PLC最高可達幾十兆字節。為了擴大存儲容量,有的公司已使用了磁泡存儲器或硬盤。
向小型化和大型化兩個方向發展
小型PLC由整體結構向小型模塊化結構發展,使配置更加靈活,為了市場需要已開發了各種簡易、經濟的超小型微型PLC,最小配置的I/O點數為8~16點,以適應單機及小型自動控制的需要。
大型化是指大中型PLC 向大容量、智能化和網絡化發展,使之能與計算機組成集成控制系統,對大規模、復雜系統進行綜合性的自動控制。現已有I/O點數達14336點的超大型PLC,其使用32位微處理器,多CPU并行工作和大容量存儲器,功能強。
大力開發智能模塊,加強聯網與通信能力
為滿足各種控制系統的要求,不斷開發出許多功能模塊,如高速計數模塊、溫度控制模塊、遠程I/O模塊、通信和人機接口模塊等。
PLC的聯網與通信有兩類:① PLC之間聯網通信,各PLC生產廠家都有自己的專有聯網手段;② PLC與計算機之間的聯網通信。
為了加強聯網與和通信能力,PLC生產廠家也在協商制訂通用的通信標準,以構成更大的網絡系統。
增強外部故障的檢測與處理能力
據統計資料表明:在PLC控制系統的故障中,CPU占5%,I/O接口占15%,輸入設備占45%,輸出設備占30%,線路占5%。
前二項共20%故障屬于PLC的內部故障,它可通過PLC本身的軟、硬件實現檢測、處理。
而其余80%的故障屬于PLC的外部故障。PLC生產廠家都致力于研制、發展用于檢測外部故障的專用智能模塊,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編程語言多樣化
在PLC系統結構不斷發展的同時,PLC的編程語言也越來越豐富,功能也不斷提高。
除了大多數PLC使用的梯形圖、語句表語言外,為了適應各種控制要求,出現了面向順序控制的步進編程語言、面向過程控制的流程圖語言、與計算機兼容的高級語言(BASIC、C語言等)等。多種編程語言并存、互補與發展是PLC進步的一種趨勢。
六、可編程控制器的類型
按I/O點數分
小型PLC I/O點數為256點以下的為小型PLC
(其中I/O點數小于64點的為超小型或微型PLC)
中型PLC I/O點數為256點以上、2048點以下的為中型PLC
大型PLC I/O點數為2048以上的為大型PLC
(其中I/O點數超過8192點的為超大型PLC)
按結構形式分
整體式PLC 將電源、CPU、I/O接口等部件都集中裝在一個機箱內,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價格低等特點。
模塊式PLC 將PLC各組成部分分別作成若干個單獨的模塊,如CPU模塊、I/O模塊、電源模塊(有的含在CPU模塊中)以及各種功能模塊。
緊湊式PLC 還有一些PLC將整體式和模塊式的特點結合起來。
按功能分
低檔PLC 具有邏輯運算、定時、計數、移位以及自診斷、監控等基本功能,還可有少量模擬量輸入/輸出、算術運算、數據傳送和比較、通信等功能。
中檔PLC 具有低檔PLC功能外,增加模擬量輸入/輸出、算術運算、數據傳送和比較、數制轉換、遠程I/O、子程序、通信聯網等功能。有些還增設中斷、PID控制等功能。
高檔PLC 具有中檔機功能外,增加帶符號算術運算、矩陣運算、位邏輯運算、平方根運算及其它特殊功能函數運算、制表及表格傳送等。高檔PLC機具有更強的通信聯網功能。
pid控制器相關文章:pid控制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