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電導率的測量原理

        電導率的測量原理

        作者: 時間:2011-08-16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起離子在被測溶液中運動的電場是由與溶液直接接觸的二個電極產生的。此對測量電極必須由抗化學腐蝕的材料制成。實際中經常用到的材料有鈦等。由二個電極組成的測量電極被稱為爾勞施(Kohlrausch)電極。
          電導率的測量需要弄清兩方面。一個是溶液的電導,另一個是溶液中1/A的幾何關系,電導可以通過電流、電壓的測量得到。這一測量原理在當今直接顯示測量儀表中得到應用。
        而 K= L /A
        A——測量電極的有效極板
        L——兩極板的距離
          這一值則被稱為電極常數。在電極間存在均勻電場的情況下,電極常數可以通 過幾何尺寸算出。當兩個面積為1cm2的方形極板,之間相隔1 cm組成電極時,此電極的常數K=1cm-1。如果用此對電極測得電導值G=1000μS,則被測溶液的電導率K=1000μS/ cm。
          一般情況下,電極常形成部分非均勻電場。此時,電極常數必須用標準溶液進行確定。標準溶液一般都使用KCl溶液這是因為KCl的電導率的不同的溫度和濃度情況下非常穩定,準確。0.1 mol/l的KCl溶液在25℃時電導率為12.88mS/CM。
          所謂非均勻電場(也稱作雜散場,漏泄場)沒有常數,而是與離子的種類和濃度有關。因此,一個純雜散場電極是最糟糕的電極,它通過一次校準不能滿足寬的測量范圍的需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州市| 自治县| 运城市| 邵阳县| 全南县| 正镶白旗| 关岭| 无为县| 灌南县| 象州县| 林甸县| 滕州市| 富顺县| 砚山县| 长宁县| 海口市| 汶川县| 京山县| 墨脱县| 汉阴县| 卓尼县| 泌阳县| 虞城县| 五大连池市| 长乐市| 屏边| 惠来县| 会昌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丹东市| 来凤县| 尚义县| 威信县| 武夷山市| 延边| 遵化市| 鸡东县| 芜湖市| 安宁市| 武定县|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