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增強PFC段性能的方法
圖11比較沒有時的啟動序列(左圖)與有Cfb時的啟動相位(右圖)。這些波特圖清楚顯示電容的影響。Cfb充電電流人為地增加了輸出電壓(即圖中的Vbulk)充電期間的反饋電流,導致預期的控制信號(Vcontrol)放電。因此就沒有觀測到輸出電壓過沖。我們可進一步指明,啟動時間未受明顯影響。

圖11 有Cfb(左圖)及沒有Cfb(右圖)時的啟動特性
圖12顯示了沒有Cfb時(左圖)及有Cfb時(右圖)PFC段對突兀的負載改變(120W階躍)的響應。我們的案例中(RfbU1=RfbU2),Cfb產生并不會相互抵消的額外極點及額外零點,且輕微改變環路特性。然而,最重要的是,采用Cfb還是改善了響應,因為較大的輸出偏差(Output deviation)使這些負載階躍類似于啟動瞬態。因此,Cfb在這里同樣幫助控制電路出現預料中的所期望的電平恢復。

12 沒有Cfb時(左圖)及有Cfb時(右圖)PFC段對負載階躍變化的響應
結論
本文討論了如何解決PFC段經常會面對的兩個問題。首先,在CrM應用中,零電流檢測在高輸入線路時精度不高,而當輸入線路電壓非常接近輸出電壓時,可能會出現某些不需要的連續導電模式周期,導致一些功率因數退化,及可能出現一些人耳可聽到的噪聲。能夠使用一顆簡單的電阻來改善這功能。其次,在啟動序列期間,PFC段也可能呈現出過大的過沖。可以在反饋感測網絡中放置一顆電容來限制或抑制這過應力。即便是在電源設計的極晚階段,這兩種調整方法都易于實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