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運放構成電壓跟隨器的穩定性問題
用電壓跟隨器使運算放大器保持穩定,須注意哪些問題?
A:對于采用負反饋的放大電路,如何減少振蕩以保持穩定,目前尚無定論。電壓跟隨器也不例外。
運算放大器理想的運行狀態是輸出電壓和輸入電壓為同相,即,當負輸入端的印加電壓引起輸出增大時,運算放大器能夠相應地使增加的電壓降低。不過,運算放大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的相位總有差異。當輸出和輸出之間的相位相差180°時,負輸入與正輸入正好相同,原本應該減少的輸出卻得到了增強。(成為正反潰的狀態。)如果在特定頻段陷入這一狀態,并且仍然保持原有振幅,那么該輸出頻率和振蕩狀態將一直持續下去。
![[轉載][轉載]使用運放構成電壓跟隨器的穩定性問題](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31227/208424_1_0.jpg)
FIg1. 電壓跟隨器和反饋環路
2. 輸入輸出端出現相位差的主要原因
其原因大致可分為兩種:
1,由于運算放大器固有的特性
2,由于運算放大器以外的反饋環路的特性
2.1. 運算放大器的特性
Fig2a 及Fig2b分別代表性地反映了運算放大器的電壓增益—頻率特性和相位—頻率特性。數據手冊中也有這兩張曲線圖。
如圖所示,運算放大器的電壓增益和相位隨頻率變化。運算放大器的增益與反饋后的增益(使用電壓跟隨器時為0dB)之差,即為反饋環路繞行一周的增益(反饋增益)。如果反饋增益不足1倍(0dB),那么,即使相位變化180o,回到正反饋狀態,負增益也將在電路中逐漸衰減,理論上不會引起震蕩。
反而言之,當相位變化180o后,如頻率對應的環路增益為1倍,則將維持原有振幅;如頻率對應的環路增益為大于1倍時,振幅將逐漸發散。在多數情況下,在振幅發散過程中,受最大輸出電壓等非線性要素的影響,振幅受到限制,將維持震蕩狀態。
為此,當環路增益為0dB時的頻率所對應的相位與180o之間的差是判斷負反饋環路穩定性的重要因素,該參數稱為相位裕度。(Fig2b.)
如沒有特別說明,單個放大器作為電壓跟隨器時,要保持足夠相位裕度的。
注:數據手冊注明「建議使用6dB以上的增益」的放大器,不可用作電壓跟隨器。
![[轉載][轉載]使用運放構成電壓跟隨器的穩定性問題](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31227/208424_1_1.jpg)
在實際應用中,構成電壓跟隨器并非象Fig1.那樣簡單地將輸入端和輸出端直接連接在一起。至少輸出端是與某個負載連接在一起的。因此,必須考慮到該負載對放大器的影響。
例如,如Fig3.所示,輸出端和接地之間接電容時,這一容量與運算放大器的輸出電阻構成的常數造成相位滯后。
(Fig2b.所示之狀態可能變化為Fig2c所示之狀態)這時,環路增益在輸出電阻和C的作用下降低。同時,相位和增益之間不再有比例關系,相位滯后成為決定性因素,使反饋環路失去穩定,最糟糕時可能導致震蕩。單純地在輸出端和接地之間連接電容,構成電壓跟隨器時,每種運算放大器之間的穩定性存在差異。
Fig4.為輸入端需要保護電阻的運算放大器可能發生的問題。
為解決Fig3.出現的問題,可采用Fig5.(a)、(b)所示之方法。(a)圖中插入R,消除因CL而產生的反饋環路相位滯后。(在高頻區,R作為運算放大器的負荷取代了CL而顯現出來。) (b)則用C1來消除CL造成的相位滯后。
為解決Fig4.的問題,則可在輸入保護電阻上并聯一個尺寸適當的電容。一般被叫做“輸入電容取消值”的近似值約為10pF~100pF。
![[轉載][轉載]使用運放構成電壓跟隨器的穩定性問題](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31227/208424_1_2.jpg)
![[轉載][轉載]使用運放構成電壓跟隨器的穩定性問題](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31227/208424_1_3.jpg)
FIg5. FIg3.解決方法
pa相關文章:pa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