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式電源拓撲詳解
選擇標準
這些能源優化方面的成果帶來了出色的效率。對于75W/24V的電源,準諧振轉換器設計可以獲得超過88%的 效率。利用同步整流 (加上額外的模擬控制器和一個PFC前端),更有可能在90W/19V電源下把效率提高到90% 以上。在該功率級,雖然LLC諧振和非對稱半橋轉換器可獲得更高的效率,但由于這兩種方案的實現成本較高,所以這個功率范圍普遍采用準諧振轉換器。對于從1W輔助電源到30W機頂盒電源乃至50W的工業電源的應用范圍,e-Series集成式電源開關系列都十分有效。在此功率級之上,建議使用帶外部MOSFET的FAN6300準諧振控制器,它可以提供處理超高系統輸入電壓的額外靈活性,此外,由于外部MOSFET的選擇范圍廣泛而有助于優化性價比。
準諧振反激式拓撲使用一個低端MOSFET;而另外兩種拓撲在一個半橋結構中需要兩個MOSFET。因此,在功率級較低時,準諧振反激式是最具成本優勢的拓撲。在功率級較高時,變壓器的尺寸增加,效率和功率密度下降,這時往往考慮采用兩種零電壓開關拓撲。
系統設計會受到四個因素所影響:分別是輸入電壓范圍、輸出電壓、是否易于實現同步整流,以及漏電感的實現。
圖2比較了兩種拓撲的增益曲線。為便于說明,我們假設需要支持的輸入電壓為110V 和 220V。對于非對稱半橋拓撲,這不是問題。在我們設定的工作條件下,220V 和110V 時其增益分別為0.2和0.4 。在220V時,效率較低,因為磁化DC電流隨占空比減小而增大。對于LLC諧振轉換器來說,最大增益為1.2,要注意的是滿負載曲線非常接近諧振。0.6的增益將導致頻率極高,系統性能很差。總言之,LLC 轉換器不適合于較寬的工作范圍。通過對漏電感進行外部調節,LLC 轉換器可以用于歐洲的輸入范圍,但代價是磁化電流較大;若采用了PFC前端,它的工作最佳。而非對稱半橋結構在輸入端帶有PFC級,因此電路可工作在很寬的輸入電壓范圍上。
圖2:非對稱半橋和LLC轉換器的增益曲線
對于24V以上的輸出電壓,我們建議采用LLC諧振轉換器。高的輸出二極管電壓會致使非對稱半橋轉換器效率降低,因為額定電壓較高的二極管,其正向壓降也較高。在24V以下,非對稱半橋轉換器則是很好的選擇。因為這時LLC轉換器的輸出電容紋波電流要大得多,其隨輸出電壓降低而變大,從而增加解決方案的成本和尺寸。
上述兩種拓撲都可以采用同步整流。對非對稱半橋拓撲,這實現起來非常簡單 (參見飛兆半導體應用說明AN-4153)。對LLC控制器,需要一個特殊的模擬電路來檢測流入MOSFET的電流,如果開關頻率被限制為第二個諧振頻率 (圖2中的100kHz),該技術是比較簡單的。
最后,兩種設計都依賴變壓器的漏電感:在LLC轉換器中用來控制增益曲線 (圖2);而在非對稱半橋轉換器則用以確保輕載下的軟開關。對于大多數應用,我們都建議采用兩個單獨的電感來達到此目的。漏電感是變壓器中不容易控制的一個參數。此外,要實現一個不同尋常的漏電感,需要一個非標準的線圈管,這增加了成本。對于非對稱半橋結構,如果采用標準變壓器,諧振開關速度至少是開關頻率的10倍,從而產生更大的損耗。總之,對LLC轉換器而言,建議再采用一個普通鐵氧體電感;而對非對稱半橋轉換器,建議只使用一個高頻鐵氧體電感。
圖3顯示了非對稱半橋轉換器的電路示意圖。該圖非常類似于LLC諧振轉換器,只有一點不同:LLC諧振轉換器不需要輸出電感,以及非對稱半橋控制器需要設置頻率而非PWM控制。
圖3:基于FSFA2100的非對稱半橋轉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