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shù) > 設計應用 > 關于傳統(tǒng)HiFi音箱和功放的一些問題

        關于傳統(tǒng)HiFi音箱和功放的一些問題

        作者: 時間:2012-11-02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音響系統(tǒng)和的理論有很深的學問,若想把它們研究透徹,可不是什么簡單的事,而要想讓它們發(fā)揮出最佳效果,那么還需要我們自己去探索它們的更多奧秘,以激發(fā)它們潛在的性能。那么我們就為大家解答一下關于傳統(tǒng)的一些問題。

        關于傳統(tǒng)HiFi音箱和功放的一些問題

          傳統(tǒng)指采用動圈揚聲器單元的箱子,它們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中音多少都帶有些籠罩感,這是動圈喇叭反電勢造成壓縮以及箱體作用的反映,有些燒友卻認為這叫中頻密度高。

          2、高音不夠通透,缺乏空氣感,甚至有高頻回抽,某些高頻顯得尖利,這是球頂(反球頂)單元特性的表現(xiàn)。

          3、整體音色非硬即肉,少有恰到好處的。這是匹配欠佳。

          4、中高頻清晰度差,多為后級功率分頻不理想所至。

          可以說目前市售傳統(tǒng)音響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不要迷信高價洋貨,它們也如是。

          如果我說傳統(tǒng)球頂高音有本質(zhì)的缺陷,必然會招來眾多用家的反感。但事實如此,就連號稱高音極品的丹拿、以及某些使用鈹金屬振膜的產(chǎn)品仍不理想。其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它們不管振膜多么輕、薄、硬還是要與音圈等構(gòu)件聯(lián)動,驅(qū)動質(zhì)量不輕,限制了瞬態(tài)特性的提高。

          二是球頂?shù)膫鞑ヌ匦裕蛊湓诘染嚯x衰減大于中低音。雖然在1m調(diào)整平衡,可實際使用一般在兩米以上,這時高頻會明顯欠缺,特別是超高部分不夠通透,難以營造那種飄渺空靈的氣場感。

          而平面單元則顯示出優(yōu)勢。順便簡單分析一下幾類高音:鋁帶式高音雖是平面,但質(zhì)量仍偏大,鋁箔自身內(nèi)應力諧振帶金屬味;號角型高音則經(jīng)多次反射衍射,雖提高了效率,卻損失了超高音,俗話說光板沒毛,聲音顯亮刺,不潤澤,且伴有特殊的腔體音染。出類拔萃的應屬靜電單元。(這里說的超高指16KHZ-25KHZ,這是較有實際意義的頻段,更高的超聲波有商業(yè)炒作嫌疑。)

          不要曲解現(xiàn)代數(shù)碼音源的本意

          新一代數(shù)碼音源SACD、DVD-A等頻響上限大為提高(50KHZ以上),于是人們就在播放環(huán)節(jié)一味追趕,弄出100KHZ高音頭,好象人類都退化成蝙蝠俠似的。都能享受超聲波了。其實一個正常的年輕人能聽到16KHZ純音已屬相當好耳力了,整體生理感受到25KHZ的音樂泛音大概已到普通人極限。有更高聽力者該是超人吧。(目前錄音話筒頻寬有限,未必錄到更高的超聲波)。因此,我認為播放上限能保證很好的達到30KHZ既實用也有余量了。

          曾做過兩個錄音對比;16BIT/44KHZ、24BIT/96KHZ都錄磁帶音樂(最高頻也就12KHZ)。前者(可知在20KHZ是僅2個采點,相對模擬信號失真是必然的)偏硬,既數(shù)碼味。后者與放原帶相當。這說明高碼率,高采頻最重要的是改善了可聞聲段的音質(zhì),而過分看中其頻域的拓寬實屬偏頗。CD解碼采用升頻插補等措施異曲同工。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HiFi 音箱 功放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shù)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白| 苗栗市| 温州市| 平凉市| 若尔盖县| 渭源县| 永嘉县| 清新县| 奉贤区| 仙桃市| 海丰县| 德令哈市| 万全县| 任丘市| 岢岚县| 保德县| 香港 | 高青县| 敦化市| 老河口市| 沾化县| 平阳县| 进贤县| 瑞安市| 阿瓦提县| 嘉黎县| 鱼台县| 乐平市| 武强县| 嵩明县| 樟树市| 日土县| 明光市| 屏东县| 铜陵市| 凤山县| 宾川县| 乌拉特后旗| 洛阳市| 大关县| 渭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