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音頻編碼和解碼原理

        音頻編碼和解碼原理

        作者: 時間:2012-11-07 來源:網絡 收藏
        陣變換電路。該電路可生成兼容的傳統立體聲信號LO、RO,還有經過“加重”的左、中、右、左環繞、右環繞聲音信號(共5路)。對5路環繞立體聲信號進行“加重”處理的原因:當計算兼容的立體聲信號(LO、RO)時,為了防止過載,已在編碼前對所有信號進行了衰減,經加重處理可以去失真;另外,矩陣轉變中也包含了衰減因子和類似相移的處理。
        編碼器原始信號是5路,輸入通道是5個,經過矩陣轉化處理后產生了7種聲音信號。應當設置通道選擇電路,它能夠根據需要,對7路信號進行合理的選擇處理。該處理過程決定于解矩陣的過程,以及傳輸通道的分配信息;合理的通道選擇,有利于減弱人為噪聲加工而引起的噪聲干擾。此外,還設置了多聲道預測計算電路,用于減少各通道間冗余度。在進行多聲道預測時,在傳輸通道內的兼容信號LO、RO,可由MPEG-1數據計算出來。根據人耳生理聲學基

        音頻編碼和解碼原理

        礎,后級設置了動態串話電路,可在給定比特的情況下提高聲音質量,或在要求聲音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比特率。但設置該電路增加了MPEG-2器的復雜程度。
        經過編碼器產生了多種信息,主要有編碼取樣值,比例因子,比特分配數據,動態串話模式,多聲道預測信息,通道預測選擇信號等,諸信息傳遞給復接成幀模塊電路,最后以MPEG-2比特流形式輸出壓縮編碼信號。
        MPEG-2器基本上是編碼器的逆過程,其電路結構簡單一些,運算量小一些。器的解碼轉換矩陣可輸出5路信號,再經過32分頻子帶濾波器處理,可輸出LS、L、C、R、RS信號;另外,經過量化、SCF和子帶濾波器處理后,還可以取得前置立體聲LO、RO,共計可輸出7路音頻信號。

        2、MPEG-4音頻解碼
        MPEG-4和MPEG-4視頻編碼一樣,具有許多特點和功能,例如可分級性,有限時間音頻流,音頻變化/時間尺度變化,可編輯性,延遲性等。它具優越的交互性能和高壓縮比。它不僅利用分級方法可對語言和音樂進行編輯,也能解決合成語言和音樂問題,它將成為多媒體世界的一個主要格式,將成為“全能”的系統。
        通過MPEG-4,可以存儲、傳送多種音頻內容。它具有高質量的音頻信號(單聲道、立體聲和多通道)。它采用低碼率編碼,而聲音重放質量很高。它可以傳送寬帶語言信號(例如7KHz寬的語音),也可傳送窄帶寬語言信號(例如長途電話)??梢詡鬏?、制作可理解的各種語音信號??梢院铣烧Z言,例如進行音素或其它記號為基礎的文本轉換;也可以合成音頻,例如支持音樂描述語言。

        四、杜比AC-3技術
        1、什么是杜比AC-3
        在杜比定向邏輯環繞聲技術的基礎上,于1990年杜比公司與日本先鋒公司合作,采用先進的數位壓縮技術,推出新穎的全數字化杜比數碼環繞聲系統。它可使多聲道信號有更多的信息被壓縮到雙聲道中去,并將這種系統稱為AC-3。AC是英語“音頻感覺編碼系統”的縮寫詞。AC-3技術首先應用到電影院,后來又進入普通家庭。
        杜比AC-3系統設置完全獨立的6個聲道,即全頻帶的左、中、右、左環繞和右環繞聲道,再加上一個超重低音聲道。由于這樣聲道的結構,AC-3系統又稱為5.1聲道。

        2、杜比AC-3的基本原理
        (1)應用聽覺掩蔽效應開發出自適應編碼系統
        AC-3技術的理論基礎,也是利用心理聲學中的聽覺閾值和掩蔽效應,但具體技術上與MPEG標準又有所不同。
        對音頻信號進行數據處理時,都要進行數據壓縮,將沒有用途或用途不大的數據信息忽略掉。為此,可以應用聽覺閾值和掩蔽規律,省略掉那些多余的數據信息。杜比公司除運用上述聲學原理外,還運用了它擁有的杜比降噪技術,開發出數碼化的“自適應編碼”系統。這是一種極具選擇性和抑制噪聲能力的自適應編碼體系。杜比公司依據音響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在未輸入音樂信號時,保持寧靜狀態;當輸入音樂信號時,對復雜的音頻信號進行分析和分解,用較強信號掩蔽噪聲,刪除聽覺界限以外,或由于頻率相近而音量小的信號,經過這種處理方法,可以大大減少需要處理的數據信息。人耳的聽覺范圍是20Hz-20KHz,在如此寬闊的頻帶范圍內,人耳對不同頻率的聽覺靈敏度具有極大的差異。杜比AC-3根據這個特性,將各聲道的音響頻道劃分為許多大小不等的狹窄頻帶,各個子頻帶與人耳臨界頻帶的寬度相接近,保留有效的音頻,將不同的噪聲頻率緊跟每個聲道信號進行編碼,即編碼噪聲只能存在于編碼音頻信號的頻帶內。這樣能夠更陡峭地濾除掉編碼噪聲,將頻帶內多余信號和無音頻信號的編碼噪聲降低或除掉,而將有用的音頻信號保留下來。AC-3系統精確地運用了掩蔽效應和“公用位元群”的設計方法,使數據壓縮效率大大提高,且具有很高水平的音質。該系統的比特率是根據個別頻譜的需要,或者音源的動態狀況,再分配到每個窄頻段,它設計了內置的聽覺掩蓋程序,可讓編碼器改變其頻率靈敏度和時間分解力,以確保有充足的比特被采用,掩蓋掉噪聲,而良好地記錄音樂信號。
        為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信息傳輸介質(光盤、膠片等),它在壓縮音頻信號時與其它壓縮系統一樣,利用人耳的聽覺特性,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將某些聲道的系數合并(這些聲道系數反映了那個頻帶的能量大小),以便提高壓縮率。并不是所有聲道都能進行這種合并。編碼器可根據各聲道的信息特征自動決定和調整,只有相似的聲道才能混合在一起,若壓縮比不要求很高時也不必合并。一般情況下,合并的起始頻率越高,音質就越好,但要求數據傳輸速率也越高。當取樣頻率為48KHz時,合并的起始頻率應為3.42MHz;若取樣頻率為44.1KHz時,起始頻率應為3.14MHz。若硬件和軟件搭配適當,AC-3的音質可達到或接近CD唱片的水平。
        (2)杜比AC-3解碼器簡易方框圖
        AC-3解碼器輸入信號是一組頻譜信號,它是由時域信號PCM數據經過時-頻變換而得到。該頻譜數據流分為指數部和尾數部兩部分,指數部分采用差分方式進行編碼,編碼后的指數代表了整個信號的頻譜,可作為頻譜包絡的參數。其尾數部分按照比特分配的結果進行量化。于是,量化尾數和頻譜包絡形成了AC-3碼流的主要信息,連同其它輔助信號(例如比特分配等)構成了AC-3比特流。
        圖2.3.4是AC-3系統的解碼方框圖,它是AC-3編碼的逆過程。AC-3比特流首先進入緩沖級,然后以幀為處理單元進行誤碼糾錯,經糾錯處理后對比特流中的固定數據(指數數據、匹配系數、模式符號等)解碼,使數據比特流恢復為原來的比特分配。



        關鍵詞: 音頻編碼 解碼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壤塘县| 图们市| 通海县| 安福县| 蛟河市| 桂林市| 阿拉善右旗| 平舆县| 扶风县| 米泉市| 苏尼特左旗| 莱芜市| 县级市| 南江县| 阿坝县| 泸定县| 罗山县| 永安市| 分宜县| 望都县| 银川市| 三台县| 巨野县| 虎林市| 藁城市| 亚东县| 醴陵市| 阿克陶县| 南宁市| 临漳县| 双牌县| 兴海县| 上栗县| 泸水县| 邯郸县| 辽阳市| 扶沟县| 临湘市| 乐昌市| 监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