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處理器的車載導航電子地圖的設計和實現
GIS軟件的設計基礎在于數據結構以及數據庫結構的定義兩方面,其直接決定了系統的穩定性、合理性、功能完整性、可擴充性等方面。GIS軟件所具備的查詢檢索功能、圖像功能、分析功能均依次為基礎來進行開發的。
1.3.1 電子地圖的文件格式與數據組織
在電子地圖地理信息系統中,實行屬性數據與空間數據的分開儲存。其中,空間數據以電子地圖的自身格式在文件中進行保存,而屬性則以數據鏈形式在一份表中實現儲存。且兩者利用一定索引機制便可有效地關聯。電子地圖以土層為依據進行地理管理。每個圖層均由屬性數據表結構文件、屬性數據文件、交叉索引文件、空間數據文件多個基本文件構成。空間數據包括空間對象的顏色信息、坐標信息、幾何類型等,當用戶對索引字段加以規定后,索引文件便會在地理信息系統中自動生成。
電子地圖通過“Table”的形式來建立屬性數據與空間實體間的對應關系,并以此為基礎建立起電子地圖的查詢檢索系統。通過定義空間數據結構,對空間實體類型進行確定。數據庫關系模型選用一組邏輯嚴密、結構簡單的二維平面表為操作對象,Table中嚴禁重復存儲,從而保障空間內唯一的實體記錄。在描述空間實體類型的多種屬性時,將其進行多個Table的分解,從而使其形成多重的鏈表關系,多個Table屬性信息同空間實體發生聯系,進而構成屬性數據同空間實體間多重對應的關系。
1.3.2 電子地圖的數據索引機制
電子地圖數據索引機制的索引設計過程如下:當從屬性信息中進行空間信息的查詢時,電子地圖首先應在屬性文件中找到數據庫中的相應數據。此時就可在索引文件中選取相應指針,其所指的地圖對象即為同數據庫記錄空間相對應的對象。從而能夠在空間信息中進行屬性信息的查詢。(如對于某一空間對象已在地圖上查出,電子地圖便可在空間文件中讀出同空間信息相對應的記錄號,以此為依據,便可實現該地圖對象底性信息在屬性數據文件中的查詢。)而 MapInfo地理信息數據格式的應用,則可較好地落實上述索引思路,且能夠按照土層間的疊加關系進行存放與顯示。
1.3.3 電子地圖的圖層與圖元
在MapX中,對于MapInfo表的地圖標示均是以圖層的形式進行顯示的,這些圖層中除有地物元素位置外,默認為透明。疊加圖層后,便可看到地圖的各種方面。圖元則包括區域對象、點對象、線對象。在MapX中,通過對Feature對象的利用便可實現對上述地圖對象的房問題,可完成創建、自定義、編輯、顯示等操作。
1.3.4 應用Geoset,實現地圖管理
對于滿意的地圖,便可進行保存,在驅動器中將其寫入Geoset文件當中。將Geoset文件打開,全部地圖的設置和土層均為保存時狀態。此時,可應用MapX自帶工具Geoset Manager可對.gst文件進行管理,來對管理縮放級別、圖層、表和其他屬性進行修改。
2 電子地圖模塊的二次開發
基于Active技術的MapX控件為開發人員的二次開發提供了方便。在VC++等可視化開發環境中,將MapX控件嵌入到窗體中即可進行編程、設置屬性等操作,完成空間數據查詢,地理空間數據的可視化,編碼等地圖信息系統功能。
2.1 安裝MapX mobile
在MapX安裝完畢后,添加MapX空間便可對地圖進行顯示。具體設計步驟為:建立標準exe于編程環境當中,從“工程”菜單中選取“部件”,隨即將“部分對話框打開”,于部件列表內,將“MapX mobile V5.02”找到,完成復選后,點擊“確定”。隨后工具欄中便會將Map空間圖標顯示出來,此時,單擊“控件”,便完成了工程中Map空間的引入。
2.2 地圖的基本操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