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個人數字隱私保護成最大問題
艾拉博稱:“實際上,我們的智能設備保存的信息比我們的大腦保存的信息還要多。這會讓它們成為黑客、惡意軟件和非授權用戶攻擊的目標。”
當然,這種情況已經存在很久了,但是在智能家居的時代,一部失竊或被黑客攻破的手機并不僅僅會造成用戶個人信息的外泄,它還可能成為黑客遙控用戶整個家庭的工具。如果你簽訂了遠程監控服務,它還包括對室內的每一個房間的實時視頻數據。
室內視頻監控:政府部門有權調用嗎?
僅僅是視頻監控這項功能就會引發嚴重的個人隱私問題。這些視頻被保存在康卡斯特的服務器上。如果警方懷疑某人販毒,他們就會要求康卡斯特允許他們調閱嫌疑人家中的實時視頻,但是他們的這種做法合法嗎? 警方在調閱涉及公民隱私的實時視頻資料前是否需要一個得到批準?
現在涉及數字隱私問題的案件大多都是如此,這方面沒有先例可以依據和參考。法庭和立法機關傾向于在這個問題上要謹慎行事,速度肯定不能跟科技創新的速度相比,因此這就成為了一個灰色地帶。
康卡斯特一直不愿透露關于XFinity Home是如何保護用戶個人隱私的。康卡斯特的隱私政策寫道:“我們也許會接到法庭或執法機關的命令,需要向他們提供關于你的資料,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當然,一切都要在合乎法律的前提下進行。”
不完全是數字隱私的問題
過去,康卡斯特就一直不愿公開法庭或政府部門對它提出的這類要求。在電子邊界基金會發表的《誰是你的后援?》報告中,康卡斯特在數字隱私保護項目上的得分只有一顆星(最高四顆星)。雖然康卡斯特一直在法庭上積極維護用戶隱私,但是它卻因為不愿公開政府提出的數據要求而丟了分。
提供這類智能家居服務的產品并非只有XFinity Home一個。Verizon也提供了類似的產品,而且據電子邊界基金會稱,它在數字隱私保護項目上的得分甚至更低。 ATT也進入了家庭自動化服務領域。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服務商每天都會接到來自政府部門的上萬條要求提供用戶數據的命令,當然其中有很多命令是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授權的。
耶施克說:“你在審視這類服務時需要關注的一個大問題是,如果我可以拿到這些信息,那么還有哪些人能夠拿到它們?如果我可以拿到一份報告或有權調閱實時視頻,那么還有哪些人也有這樣的權力?”
不得不承認,智能家居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關于智能家居的用戶狀告有關部門通過他們的聯網家庭監控系統對他們的隱私構成侵擾的案例還不是很多。但是隨著智能家居技術得到更廣泛地推廣和使用,這類侵犯隱私的案件將會越來越多。老實說,加州北區已經開始就使用智能電表導致用戶個人隱私外泄的問題展開爭論了。
耶施克說:“我看到這種聯網世界造成了一些非常不好的結果。”她說,最明顯的是象執法機關、法庭和廣告商那樣的第三方可以輕松獲取大量關于消費者的隱私信息。她說:“另一個不好的結果是,由于隱私方面的顧慮,我們其實并沒有享受到智能家居帶來的便利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