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發射技術測量變壓器局部放電的現狀與進展
正如上文所述,復合材料至今尚不能以少數的幾種類型缺陷確定為損傷起源的主要缺陷。
大量實驗證明:有些具有明顯宏觀缺陷的架件,加載試驗到破壞,其疲勞壽命不一定就短;相反,有些無明顯宏觀缺陷的構件,若隱含有常規無損檢測難以檢出的、基體微裂紋等缺陷,在實驗中發現其所具有的疲勞壽命則遠短于正常構件。
由于聲發射對缺陷起始和擴展的特有的敏感性,以及其所具有動態檢測強度和評估使用壽命的獨特功能,從而近年來,復合材料無損檢測與評價技術已經把重點轉移到,利用聲發射技術檢測材料與構件的缺陷(包括微觀缺陷)與損傷的萌生與擴展,并據以評估缺陷的危害程度,測定結構強度、整體性和預期使用壽命。對復合材料的發展而言,聲發射技術不僅僅是內部缺陷和損傷的無損檢測手段,且已成為材料性能(包括斷裂性能和力學性能等)研究、強度檢測與使用壽命評估的必不可少的方法。
聲發射技術作為一種檢測技術起步于50年代初的德國,60年代,該項技術在美國原子能和宇航技術中迅速興起,并在玻璃鋼固體發動機殼體的檢測方面出現工業應用的首例[2]。70年代,在日、歐及我國相繼得到發展,但因當時的技術和經驗所限,僅只獲得有限的成功。80年代,聲發射技術開始獲得較為正確的評價,并獲得迅速發展,已在金屬和玻璃鋼壓力容器、儲罐、管道等重要領域進入工業應用和標準化階段。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號處理技術的迅猛發展,國內先進聲發射設備研制公司在聲發射技術軟/硬件方面的一些重大技術突破,以及新的數字化聲發射系統和相應的商業化實用軟件包的推出,已能獲得復合材料缺陷與損傷,在其萌生和發展中,甚為豐富的和極其活躍的信息,使聲發射技術成為在復合材料等先進的、新型材料研究和生產中不可替代的動態無損檢測技術。
聲發射技術在這一領域的應用大致可分如下幾個方面:
在復合材料性能研究方面的應用;
在復合材料結構完整性檢測方面的應用;
在復合材料結構制造過程監測方面的應用。
三、在復合材料性能研究方面的應用
復合材料與傳統的金屬材料相比,在航空航天以及軍用和民用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應用的最重要因素是其強度高、重量輕、機械性能優越,而這些卓越性能則來自于復合材料中各構成成份本身的優越性能和合理搭配。對于復合材料的強度、韌性方面的研究,離不開實驗手段,而聲發射技術在這些實驗研究中扮演極其重要角色。復合材料的損傷形式很復雜,大致可分纖維斷裂,基體開裂、脫粘、分層等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