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壓力容器聲發射檢測現狀
我國于 20 世紀70 年代中期由合肥通用機械研究所最早開展了壓力容器的聲發射檢測應用。
20 世紀80 年代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中心(原勞動部鍋爐壓力容器檢測研究中心) 、冶金部武漢安
全環保研究院和大慶石油學院等對金屬壓力容器的聲發射檢測和評定方法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和廣
泛的應用,航天部703 所對鈦合金氣瓶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應用,航天部44 所主要開展了復合材料
壓力容器的聲發射特性研究及檢測應用工作。進入20 世紀90 年代至今,聲發射技術在我國的研究
和應用呈快速發展的趨勢。20 世紀90 年代初燕山石化、天津石化、大慶油田、勝利油田、遼河油
田和深圳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所等石油、石化企業檢驗單位和專業檢驗所相繼進口大型聲發射儀器,廣
泛開展壓力容器的檢驗。
進入21 世紀至今,許多技術監督系統和軍隊系統的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所購
買了多通道聲發射儀開展壓力容器的檢驗工作。2003 年8 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特
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管理規定》和《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考核與監督管理規則》正式將聲發射技
術作為壓力容器檢測常用的無損檢測方法之一,專業的無損檢測公司可以從事壓力容器的聲發射檢
測工作。自此,壓力容器的聲發射檢測工作已正式納入我國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法規體系,得到政府的
正式認可。據估計,我國目前約有30 多個專業檢驗單位、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從事壓力容器聲發射
檢測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從業人員100 多人。據粗略統計,這些單位每年采用聲發射檢測大型壓力容
器300~500 臺。
在制定檢測標準方面,除聲發射檢測術語和檢測儀性能測試兩個基礎標準之外,我國現有的聲發
射檢測標準幾乎均為壓力容器的檢測方法,這些標準相互配套,基本上滿足了國內的壓力容器檢測需
求。目前國內已頒布的壓力容器聲發射標準有:
GB/ T 18182 —2000 金屬壓力容器聲發射檢測及結果評價方法
GJB 2044 —1994 鈦合金壓力容器檢測方法
JB/ T 7667 —1995 在役壓力容器聲發射檢測評定方法
JB/ T 6916 —1993 在役高壓氣瓶聲發射檢測和評定方法
QJ 2914 —1996 復合材料構件檢測方法
在檢測人員資格認證方面,航天工業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考試委員會自20 世紀90 年代末至今已
頒發Ⅱ級檢測人員資質證書30 多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考試委
員會于2002 年已頒發Ⅱ級檢測人員資質證書67 人。
在金屬壓力容器的聲發射信號處理和分析方面,我國處于世界的領先地位,劉時風、沈功田和戴光
在其博士論文中開發和采用了現代譜分析、小波分析、模式識別、人工神經網絡模式識別、灰色關
聯分析和模糊分析等先進技術[14~17 ] ,其結果可以在不進行復驗的情況下,直接給出壓力容器聲發射源的性質及危險程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