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發展迅速,機遇與風險并存(二)
智能電網發展方向:主動配電網投資空間大
配電網的發展趨勢是:強調引入分布式能源之后的雙向潮流狀態下的穩定控制、電能質量;強調用戶交互,隨著測點增多和實時性要求,后臺軟件將面臨真正海量數據,移動互聯技術更使得巡視、維護、檢修與遠程辦公融為一體(主動配電網)。
配電網未來可能的方向是:分布式智能微電網和配電網的融合交叉;環形配電網絡(繼電保護的革命);直流配電網和交直流混合配網。
具體方向如下:1.加強監控。采用更加經濟、可靠、先進的傳感、通信和控制終端技術,實現對配電網運行狀態、資產設備狀態和供電可靠狀況的實時、全面的監視,實現配電網的可觀測性。2.提高可靠性和電能質量。研究智能配電網控制理論和方法,實現電網自愈控制;研究分布式電源并入配電網運行控制與保護技術,優化發輸配用各環節的協調調度;研究利用電力電子技術,實現電能質量控制和電能的靈活分配,降低損耗、提高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3.國家電網公司對智能配電網的定位:以覆蓋全部配網設備為基本考慮;以信息資源綜合利用為重要手段;以配網調度/生產指揮為應用主體;以提高配網管理水平為主要目的。
智能配電網投資邏輯
智能配電網的建設目標包括三個方面:降低損耗、保證電能質量和供電可靠性。由于電能質量與損耗是相互的,損耗往往伴隨著電壓質量的下降,因此,智能配電網的目標就是提高電能質量和提升供電可靠性。
節能和智能是電網持久的話題,電網公司對供電可靠性問題更加關注,而節能問題更多的是用戶的考慮。許多節能的前提是電能質量的改善,我們將智能方向的考慮放在投資的首位。具體來說,提升供電可靠性包括配電設備在線監測和配網自動化兩個方面:
我們預計配網自動化市場,2013年為300億元,2014年340億元,2015年380億元。其中,智能化終端(FTU/TTU/DTU),預計2013年16億元,2014年22億元,2015年達到30億元;配電網管理系統,預計2013年12億元,2014年15億元,2015年達到20億元;其他環網柜、戶外柱上真空開關、智能變壓器等,預計2013年272億元,2014年303億元,2015年達到330億元。
另一大市場是配電設備在線監測市場,包括配電電纜(饋線)在線監測系統、配電開關在線監測系統、配電開關柜在線監測系統、配電變壓器在線監測系統和配電網電能質量在線監測系統等。我們推算,配電網在線監測的市場容量大約有10億元,每年會以10%左右的速度遞增。
其他可關注機會
未來智能配電網值得關注的機會還有:配電網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物聯網概念在配電網中的應用、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定位技術、配電網人身安全保護、直流配電網及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以及儲能電池的研制和推廣等。
智能電網建設推動PLC市場發展
所謂PLC,是自動化控制系統中主要產品之一,現在工業化的建設與發展,強調自動化,減少人力投入,提高生產效率,所以PLC對于工業自動糊的發展也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現在,隨著全球智能電網的建設,施耐德PLC的發展將會獲得更大的發展。
究其原因,智能電網,顧名思義,是智能的,在建設完成后將具備即時的自動控制功能,顯然,要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PLC技術,因此,可以說,智能電網建設為PLC開辟了巨大的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近兩年來,國內經濟增長趨勢放緩,世界總體經濟形勢疲軟,PLC市場規模有所下降,而國家關于物聯網發展建設的相關指導意見的出臺,將會極大的促進PLC行業的發展,相信在不遠的將來,PLC行業將會實現復蘇并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