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傳感網絡(WSN)設計經典參考實例(一)
4)基于分簇的協同傳輸協議。分析了傳輸效能和網絡吞吐量的改善。協議分為四步:1)分簇,即確定簇頭并在各簇內確定協同傳輸的節點;2)簇內信息傳輸;3)簇內協同節點向匯聚節點發送數據;4)匯聚節點接收和檢測信號。該協議的主要問題是協同節點間的同步。研究者相信,這種技術可用于無線自組織網、無線局域網及無線傳感器網等多種場合
5)實時傳輸協議。主要研究了SPEED 協議,并在TinyOS1.1.11 和Crossbow 公司的Micaz 節點搭建的平臺上進行了實驗。
總結:
WSN的傳輸控制協議在以下幾個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1) 設計跨層協作的傳輸控制協議。在WSN 中傳輸控制任務不能僅僅依靠傳輸層來完成, 傳感器節點協議棧中的各個層次應在傳輸層控制機制的協調下進行充分的交互與協作,共同支持和保證數據的可靠傳輸。
2) 提高傳輸控制協議的綜合控制能力。在WSN 應用過程中,網絡中擁塞和丟包的現象可能會同時發生并互相影響,網關和節點之間也會頻繁的進行數據交互。目前的控制協議大多只對單個數據流方向上的一種問題(擁塞或丟包)進行處理,新的傳輸控制協議應提供全面的綜合控制機制。
3) 基于多優先級的控制策略。網絡中出現不同的數據流對可靠性的要求可能會不同,需要在協議設計時考慮對優先級問題的處理。
4) 傳輸控制協議需要提供公平性保證。在確保傳輸效率的同時,網絡中的多個數據流應按照事先定義的公平性原則分享無線信道進行數據傳輸。
5) 支持WSN 中以數據為中心的設計方案。WSN 以數據為中心的特點帶來了一些新的設計方案,如無獨立地址的節點設計、數據的在網處理和分簇網絡結構等,新的傳輸控制協議需要提供對這些方案的支持。
6) 提供對節點移動性的支持。目前,WSN 傳輸控制協議基本都假定傳感器節點和網絡是靜態的。但在戰場、物流等應用中,節點的移動會給網絡傳輸帶來更多不可靠因素,加重丟包現象的發生,需要設計更高處理效率和更快處理速度的控制協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