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式觸摸屏控制器介紹
引言
電阻式觸摸屏有過其鼎盛時期,但不可否認它們已日薄西山。很明顯,它更加適合于低成本的設計。使用這些設計的用戶必須戴手套,例如:在醫療、工業和軍事環境下。然而,電容式觸摸屏卻獲得了普遍的使用,今天市場上銷售的主流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使用了電容式觸摸屏。
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摸屏比較
電阻式和電容式觸摸屏都使用氧化銦錫(ITO)傳感器,但使用方式卻截然不同。電阻式觸摸屏利用人體觸摸的機械作用力來連接ITO的兩個柔性層(圖1a),而電容式觸摸屏控制利用的是:基本上而言,人本身就是移動的電容器。觸摸ITO時,會改變系統可感知的電容水平(圖1b)。
圖1 觸摸屏設計比較
電容式觸摸屏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主要有兩個原因:
1、 電容式觸摸屏使用兩層TIO,有時使用一層。它利用一個與棋盤格類似的有紋理傳感器(圖2),因此它可以使用一個整片覆蓋在LCD上,從而帶來更加清楚透亮的屏幕。
2、 由于電容式觸摸屏控制使用電解電容方法實現檢測,安全玻璃層可放置于頂層來實現密封,這與電阻屏的聚氨酯柔性層不同。它還給用戶帶來一種更加耐用的設計。
圖2 TIO行與列重疊形成一個完整的傳感器片
電容式觸摸屏設計考慮
電容式觸摸屏的設計人員面對三大主要問題:功耗、噪聲控制與手勢識別。本文后面部分將為你逐一講解。
功耗
今天的電池供電型設備如此之多,功耗是我們需要考慮的關鍵系統問題之一。諸如 TI 的TSC3060等器件,便是按照低功耗要求設計的。在標準工作條件下,它的功耗小于60mA。在對觸摸行為進行檢測時,它的功耗更可低至11 μA。在相同工作狀態下,它比其競爭者至少低了一個數量級。
市場上的許多解決方案一開始都是設計為微控制器,然后再逐漸發展為電容式觸摸屏控制器。一開始就設計為電容式觸摸屏控制器的器件,沒有會消耗額外電流和時鐘周期的多余硬件。大多數系統都已有一個主中央處理器,其可以是數字信號處理器、微處理器或者微控制器單元(MCU)。因此,為什么要給一個已經經過精密調整的系統再增加一個引擎呢?TSC3060為一種沒有微控制器的專門設計。
噪聲控制
如果控制器無法區分實際觸摸和潛在干擾源,則更不用提實現超長的電池使用時間。觸
電容相關文章:電容原理 電容式觸摸屏相關文章:電容式觸摸屏原理 電容傳感器相關文章:電容傳感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