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TDK5110與TlDA5220的無線溫度采集系統

        TDK5110與TlDA5220的無線溫度采集系統

        作者: 時間:2010-09-10 來源:網絡 收藏

        其中,CL表示晶振的負載電容;CSW是FSK開關的對地電容,包括了布線時的分布電容,一般可以3 pF計入;對于13.56 MHz的晶振,R=100 Ω;L=4.6μH。該電路是通過外接的Cv1、Cv2值改變晶振負載電容來實現頻率變化的。當FSKDTA=0,開關閉合,Cv2和CSW都被短路,Cv1和L構成等效負載電容;當開關打開時,CSW、Cv2都計入回路,Cv1、CSW、Cv2和L構成等效負載電容。晶振振蕩頻率與負載電容之間的關系為:
        11c.jpg
        其中:
        CL為晶體振蕩在中心頻率f時所要求的負載電容。
        C0、C1為晶振內部等效電容值。
        f'=32f,為晶振振蕩在中心頻率f時的發射頻率。
        △f為想要實現的距離晶振中心振蕩頻率的頻偏。
        當采用推薦的NX6035SA晶振時,f=13.568 75 MHz,C0=1.5 pF,C1=5.8 pF,CL=12 pF。
        假設為實現“O”的發射△f,計算得到CL0值。但由于芯片內部等效電感的存在,需要修正Cv1值,此時開關閉合,所以修正式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12.htm

        11d.jpg

        其中ω0為發射“0”時晶振振蕩角頻率。
        得到:
        11e.jpg
        在晶振f=13.568 75 MHz時,芯片等效電感L=4.6μH,所以計算可得Cv1=10 pF。
        同樣實現“1”的發射△f,計算得到CL1值為此時晶振回路中Cv2和CSW并聯后再與Cv1、L串聯后的等效電容值。即
        11f.jpg
        其中ω1為發射“1”時晶振振蕩角頻率。
        計算得到
        11g.jpg
        從中可以看出,在Cv1不變情況下,增大Cv2的取值可以減小表示“1”的發送信號頻率;在Cv2不變的情況下,增大Cv1也可以減小發射頻率。
        本設計采用FSK調制模式,其時序圖如圖3所示,根據此時序圖,發射端單片機選擇Atmel公司的AT89C52,用單片機的控制口PO.1、P0.2分別作為發射芯片的FSKDTA和ASKDTA進行數據的調制控制。根據前面計算,設計發射芯片部分電路如圖4所示。

        11h.jpg



        關鍵詞: 5110 5220 TlDA TDK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屯昌县| 虎林市| 云浮市| 蒙城县| 贵州省| 武义县| 郯城县| 略阳县| 古交市| 高密市| 宜城市| 上蔡县| 平顶山市| 韶山市| 光泽县| 阿拉善左旗| 电白县| 金寨县| 海兴县| 石屏县| 赤壁市| 怀仁县| 玉屏| 汕头市| 繁昌县| 玉溪市| 淮北市| 云阳县| 图们市| 万山特区| 孙吴县| 弋阳县| 彭山县| 大埔区| 枣强县| 富裕县| 朝阳县| 新蔡县| 滕州市|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