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遭加拿大封殺
加拿大工業部長梅拉妮·喬利(Melanie Joly)在社交平臺上發布聲明稱,根據《加拿大投資法案》進行審查后,加拿大政府已認定海康威視加拿大公司(Hikvision Canada Inc.)繼續在該國運營將“損害加拿大的國家安全”,海康威視加拿大有限公司被勒令需要在120天內停止在加所有運營并關閉其加拿大業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07/471919.htm值得注意的是,她的聲明沒有具體說明海康威視將如何損害加拿大的國家安全。
聲明內容:
根據《加拿大投資法》下的國家安全審查程序,加拿大政府已下令海康威視加拿大公司停止在加拿大的所有業務,并關閉其在加拿大的業務。政府認定海康威視加拿大公司繼續在加拿大開展業務將對加拿大國家安全造成損害。這一決定是基于對加拿大安全和情報部門提供的信息和證據進行的多步驟審查得出的結論。
此次依據《加拿大投資法》實施的國家安全審查不涉及海康威視在加拿大境外的關聯業務。 但本人強烈建議全體加拿大公民關注此決定,并據此審慎作出個人判斷。
除上述措施外,加拿大政府還禁止政府部門、機構和國有公司購買或使用海康威視公司的產品。加拿大政府還正在對現有資產進行審查,確保淘汰所有遺留的海康威視設備。
審查范圍不包括海康威視在加拿大境外的關聯企業。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回應:
6月28日,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就加政府命令海康威視加拿大有限公司停止在加運營并關閉其加業務發表談話。
加拿大政府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命令海康威視加拿大有限公司停止在加拿大運營并關閉其加拿大業務,嚴重損害中國企業合法正當權益,干擾破壞中加正常經貿合作,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中國政府一貫鼓勵中國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在遵守當地法律的基礎上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我們堅決反對任何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歧視打壓中國企業的錯誤做法。
中方敦促加拿大方面立即改弦更張,停止把經貿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停止對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為中國企業正常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多做有利于促進中加經貿合作健康穩定發展的事。我們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海康威視的回應:
我們強烈反對加拿大政府以所謂的“國家安全擔憂”為由,作出海康威視加拿大公司在120天內關停的決定。加拿大政府基于對中國《國家安全法》、《國家情報法》等法律條文的錯誤解讀,重點針對海康威視國有控股的股權結構,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無端指控海康威視在加業務可能損害其“國家安全”,進而要求關停海康威視加拿大公司。這種做法罔顧事實,嚴重缺乏程序公正和透明,是針對中國企業的歧視和打壓。
海康威視成立于中國,業務覆蓋全球。一直以來,我們恪守商業倫理,嚴格遵守業務所在地的法律法規,開展全球業務的合法合規經營。希望加拿大政府尊重法治,實事求是,為全球企業營造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而非以臆想和偏見為由采取歧視行動。
海康威視成立于2001年,并于2010年5月掛牌上市。目前,海康威視的海外業務已覆蓋全球180多個主要國家和地區,在6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財報顯示,2024年海康威視實現營業收入為924.96億元,同比增長3.53%;歸母凈利潤為119.77億元,同比下降15.1%;從營收的區域來看,2024年海康威視境外主業(海外安防及數字化業務)收入259.89億元,占比28.10%,同比增長8.39%。
海康威視在過去幾年中已遭受了美國的多次制裁和限制:2019年10月7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將海康威視等28個實體加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2021年,拜登政府將海康威視進一步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清單/CMC清單);2022年,美國FCC以國家安全存在風險為由,宣布禁止華為、中興通訊、海能達、海康威視、大華等五家中國公司的電信產品和視訊監控設備,不得進口至美國以及在美國銷售;2023年3月底,美國商務部又宣布,海康威視的五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這也使得海康威視在海外的業務拓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