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信寶產業洞察:東海縣穿戴甲“延鏈”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近年來,穿戴甲產品不再局限于基本裝飾,正逐步承載文化內涵與個性化表達,設計創新成為產業競爭關鍵。敦煌飛天、故宮元素等主題穿戴甲產品不斷涌現,還成為文化輸出新載體。為深入剖析穿戴甲產業的現狀與未來,啟信寶基于商業查詢技術,對相關企業進行智能分析,并發布了《啟信寶穿戴甲市場洞察與產業分析報告》。
報告顯示,全國穿戴甲(及廣義美甲飾品)相關產業地域集聚特征顯著。以“美甲飾品”為關鍵詞搜索,相關企業(含個體工商戶)總數超29萬家。其中,江蘇省以29187家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山東省和海南省分別以25538家和25288家緊隨其后。
江蘇省的領先地位,離不開其內部多個縣市的貢獻,尤其是東海縣在全球穿戴甲產業中的核心地位。東海縣政府官網新聞表明,該縣以年銷量1.5億副穿戴甲的規模,占據全國70%的市場份額。
從東海縣近五年“美甲飾品”相關企業新增與注銷數據來看,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存續企業數量從2020年的52家,增長至2024年的10098家,暴增超190倍,成為當地新的經濟增長極。連云港市人民政府公告指出,東海縣穿戴甲行業起步于2019年,借助當地良好電商基礎,迅速從甲片裝飾品生產供貨,發展為集“原材料生產—產品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不到5年,已發展超200家團隊,帶動就業5萬人,日產能達40萬副。據東海縣穿戴甲行業協會統計,2024年全縣穿戴甲銷售額近80億元,較前一年增長166.7%。
東海縣素有“世界水晶之都”美譽,東海水晶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啟信寶數據顯示,該縣歷史上長期存在大量“水晶”相關企業,高達31829家,水晶產業歷史悠久、技術積淀深厚。面對市場變化與產業升級需求,東海縣捕捉到穿戴甲新興市場潛力,實現從水晶產業向穿戴甲產業的“延鏈”。
“延鏈”通過技術、資源與市場深度融合,在原有產業鏈基礎上拓展新環節、創造新價值。東海縣發揮水晶產業積淀優勢,將甲片生產與水晶加工技術深度綁定,穿戴甲上鑲嵌的鋯石、水晶等裝飾材料是水晶飾品加工副產品,實現資源高效利用,降低生產成本。同時,當地水晶產業積累的精細化打磨、雕刻設計等技術人才,為穿戴甲產品個性化、高端化提供核心支撐,形成“水晶原料—飾品加工—穿戴甲生產”的完整鏈條。
此外,《東海縣手工穿戴甲產業發展三年規劃行動方案(2024—2026年)》明確,到2026年底要達成年產能5億副、銷售額300億元的目標。東海縣政府通過建設展銷中心、提供“美甲貸”金融支持、推動行業標準制定等舉措,加速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還將傳統水晶產業的B2B模式升級為“電商 + 柔性生產”的B2C鏈路,實現從設計、生產到全球銷售的閉環。據東海縣穿戴甲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全縣穿戴甲海外銷量超8000萬副,占銷售額四成,凸顯“延鏈”后的國際競爭力。
東海縣的實踐表明,“延鏈”是產業升級和縣域經濟突圍的關鍵。未來,啟信寶將繼續發揮商業查詢領域優勢,洞察產業發展態勢,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決策依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