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網格技術的儀器設備共享模型
摘要:文章提出了一種基于網格的儀器設備共享模型,能為提供超強的計算能力,將設備對用戶透明化,并用一個實驗實例來對模型進行論證。在面對更為復雜的實際情況時,對提出的模型進行修正,改進。
關鍵詞:網格計算;模型;分布式計算
0 引言
近年來,信息量存儲越來越高、信息處理越來越復雜。而且,儀器設備的處理性能日益成為發展的瓶頸,很難得到突破性的提高。網格作為一種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其它的系統相比,具有分布性、自相似性、動態多樣性(不可預測性)以及管理的多重性等特點。其可以實現跨平臺、跨地域的資源整合,以解決復雜的大規模問題。網格在分布式超級計算、高吞吐率計算、數據密集型計算、數據資源共享等多個科學研究領域有著廣泛的實踐應用?;诖?,我們提出了一種基于網格的三層結構的儀器設備共享模型。該模型利用分布計算技術,將目前分散、空閑的儀器設備的計算資源集中起來組成網格,實現了儀器設備的虛擬化、透明化與設備無關性,同時為用戶提供超強的計算能力,用以滿足高性能計算的需求。
1 儀器設備共享的模型
1.1 模型的提出
網格計算資源,就像我們平時用電一樣,我們不需要知道它是從那個地方的發電站輸送過來的,也不需要知道該電力是通過什么樣的發電機產生的,更不需要自己購買發電機,不管是水力發電,還是核能發電,我們使用的是一種統一形式的“電能”。通過這樣的方式,用戶不需要自行購買昂貴的高性能設備或者軟件,只需接入網格系統就可以得到需要的計算資源。同時在滿足用戶需求的情況下,降低了用戶維護設備儀器、軟件維護與更新所需的成本。這里,我們將空閑的儀器設備的計算能力集中到了網格中,設計了一種三層結構的儀器設備共享模型。通過此模型,實現儀器設備的虛擬化、透明化,并為有高性能計算需求的用戶提供超強的計算資源。
1.2 模型的介紹
如圖1所示,用戶向主控機發出任務請求,主控機能夠自動將任務遞交給空閑的主任務機,若是主任務機都在忙碌狀態,則請求放入等待消息隊列。主任務機接受任務,將計算任務智能分解后分配到其資源池的計算單元進行計算,然后返回的計算結果由主任務機進行整合,整合后的最終結果由主控機接收,反饋給用戶。
1.3 可行性分析
(1)TCP/IP協議,為模型中主控機與主任務機,主任務機與計算單元提供了可靠的通信技術。
(2)利用分布式計算可以實現網格資源池設備的共享與資源的整合,為協同計算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
(3)當儀器設備接入網格時,通過socket接口向主控機發送上線通知,在主控機建立消息索引,成為網格中的一個單元,從而實現了網格資源池中的實時動態的接入。同時當儀器設備退出網格資源池時,發送下線通知給主控機,主控機端注銷其索引。在運行時,主控機實時監測網格資源池中設備的運行狀況,若出現無效資源,就注銷其索引。從而實現了網格資源池中資源的動態管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