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SR路由協議的功率補償機制研究
(2)平均時延
在節點固定或者移動速度較低的情況下,改進的OLSR協議并未表現出特別的優勢,這是由于監測網絡的性能耗費一定的時延,之前采用自主切換提高的時延并不明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344.htm
端到端時延統計如圖6所示。由圖可看出,當節點移動速度超過15 m/s后,改進的OLSR協議能夠在網絡剩余能量很低或部分MPR節點失效的情況下,使數據通過補償節點得到及時的轉發,因而它的網絡傳播時延相比OLSR協議有明顯降低。
(3)剩余能量
對100個節點進行仿真,速度固定為5m/s,假定節點初始能量在[20,60]間隨機分配。仿真時間為400s,x軸表示剩余能量,y軸表示處于該能量的節點數,如圖7所示。
在400s處,使用傳統路由協議在剩余能量60 J處有3個,而改進的協議在此處為1個。但是存剩余能量為10 J的節點中,傳統OLSR有15個,而改進的OLSR只有11個,兩個協議的大多數節點都集中在[20,50]的能量區。由此可見,使用改進的OLSR協議并沒有造成過多的能量耗費,同時有效地平衡了能量的均衡使用,從而延長了部分節點的壽命。
5 結論
本文分析了OLSR協議不適合節點分布稀疏的網絡拓撲結構情況,通過加入特定節點補償機制和自主切換機制塒其進行改進.并對改進后的OLSR協議進行了仿真。實驗結果表明,改進后的協議能夠取得更高的投遞率,提高了網絡傳輸的可靠性。在節點移動速度較大時,在降低時延方面效果顯著。同時也有利地均衡了各個節點的能量,從而延長整個網絡的壽命。
選取出的補償節點進行合適的功率放大后,增大了節點的傳輸覆蓋范圍,必然會對周圍的節點傳輸信號有所影響,本文假定是在忽略功率增大的幅度對周圍節點信號強度影響的情況下進行的研究,下一步對增加這種補償和切換機制后的網絡與節點信號強度之間的關系和影響進行研究,找到一種均衡的度量關系,使改進的協議性能可以得到最好的發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