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SR路由協議的功率補償機制研究
OLSR協議和改進OLSR協議的自主切換機制流程如圖4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344.htm
3 功率控制算法依據
補償機制中,需要增大節點的發射功率,當源節點向目的節點發送分組時,發送功率Pt與接收功率Pr的關系如下:
式中:λ為載波波長;d為源節點和目的節點間的距離;Gt為發射機天線增益;Gr為接收機天線增益。設接收功率的門限為Prt,當信號的功率不小于Prt時才能被正確接收,可推出式(4)和式(5):
由式(4)可知,當傳輸距離增大1倍,發射功率成冪級數增加,才能被正確接收。
4 實驗結果
本文實驗環境是在Linux操作平臺下移植了TinyOS操作系統,利用CC2430控制芯片進行編程,并在ns2.34環境下進行仿真實驗。
4.1 仿真實驗環境
仿真的網絡范圍為500m×1 000 m,節點數量為20和100個,傳輸范圍為250 m,物理信道的帶寬為2 Mb/s,MAC層使用802.11a協議。建立12個CBR業務連接,分組長度為512 B,仿真時間為200 s,發包率為4個/s。節點的速度分別為0 m/s,1 m/s,5 m/s,10 m/s,20 m/s,25m/s,30m/s。
4.2 性能指標
協議改進主要針對網絡的可靠傳輸,因此仿真實驗的性能指標有節點投遞率和網絡傳輸平均延時。由于改進后的協議運用了自主切換機制,必然會增大部分能量的開銷,因此,需要對剩余能量也進行仿真實驗。
(1)投遞率
OLSR協議適用于節點密集型的網絡,從圖5可以看出,兩個協議在100個節點的網絡整體比20個節點的稀疏網絡的投遞率高。在節點固定或者移動較小的情況下,性能已經很好,則改進后的協議性能并未得到良好的體現。當節點移動速度超過10 m/s后,網絡性能明顯下降,這時運用自主切換機制,網絡的投遞率得到顯著改善。速度越大,OLSR協議性能下降越快,而改進的OLSR協議性能下降得到控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