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難解寒氣——中國電腦顯示器市場八連跌
國際數據公司(IDC)電腦顯示器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電腦顯示器市場出貨量約為1,169萬臺,同比下降4.4%;其中二季度出貨約607萬臺,同比下滑2.7%,為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連續八個季度同比下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309/450762.htm
商用市場頹勢依舊,消費端市場以“價”換“量”
根據IDC數據,顯示器商用市場二季度出貨量約為303萬臺,同比下跌8.5%,延續2022年以來的下跌趨勢; 而消費市場二季度出貨量約為304萬臺,同比上漲3.9%,扭轉了自2021年三季度以來的下跌。且消費市場出貨量自2021年以來首次超過商用市場。消費市場在二季度的回暖一方面受“6.18”促銷的推動,另一方面也與不斷下調的價格有關。2023年第二季度消費側顯示器平均銷售單價為148美元,同比降幅達21.8%,價格回落至2021年前水平。

“好”屏不如“惠”屏
消費者對顯示器面板的購買傾向同樣反映出市場變化。IDC顯示,二季度消費市場VA屏顯示器出貨量同比增加26.8%,而IPS屏出貨量同比下降6.4%。相比于IPS屏,傳統的VA屏有著響應速度慢,易拖影等問題。其出貨量的持續增加一方面受益于廠商不斷提升的面板技術縮小了兩種面板之間的顯示差距,另一方面則要歸功于VA屏產品相對低廉的價格。二季度IPS屏顯示器平均銷售單價為164美元,同比下降17.7%;而VA屏顯示器平均銷售單價為124美元,同比下降近30%。從消費者對面板的選擇可以看出,謹慎的市場環境下較低的價格更容易打開消費者的錢袋。
產品缺乏創新,“軟實力”成消費者關注重點
根據IDC最新一期消費終端凈推薦度(NPS)調研,影響電腦顯示器品牌推薦度的五大指標也反映出了市場現狀。品牌與營銷類指標對消費者NPS的影響保持領先,產品類指標貢獻度出現下降,銷售與服務指標貢獻度則逐漸上升。IDC認為,這表明顯示器產品處于技術更新緩慢的周期。由于顯示器產品近期缺乏足夠的迭代與技術升級,使得產品力難以成為捕獲用戶心智的關鍵。而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競爭力的價格、精準的營銷以及超越競品的銷服能力是獲得消費者認可的重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OLED與mini-LED顯示器二季度出貨量均出現了大幅增長,這說明部分消費者依然愿意為創新技術與更好的體驗買單。長期來看,技術與產品的迭代升級也是不容忽視的競爭要素。

IDC中國研究經理王楷表示,2023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增長不及預期,市場與消費者都處于更為理性和謹慎的階段,對實用性和性價比的追求貫穿了幾乎整個消費終端市場。現階段對各廠商在品牌與渠道方面的建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戰。能否提升從品牌營銷到銷服全鏈路的能力,并且持續性地投入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推薦”品牌,是廠商進一步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
免責聲明
本文中的內容和數據均來源于IDC所發布的報告,所有內容及數據均為我公司所有。未經IDC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發表或引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