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療電子 > 業界動態 > 又一顆“皇冠上的明珠”,國產核磁共振技術成功突破國外長期封鎖并實現量產

        又一顆“皇冠上的明珠”,國產核磁共振技術成功突破國外長期封鎖并實現量產

        作者: 時間:2023-07-24 來源:IT之家 收藏

        IT之家 7 月 23 日消息,儀器被譽為“尖端醫療設備皇冠上的明珠”,對于心腦血管、神經和腫瘤等多種重大疾病影像診斷有重大意義,但這項技術長期被國外封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307/448895.htm

        據央視新聞,我國自主研發的儀器已于前不久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制成功并實現量產,不但解決了“卡脖子”的技術難題,還解決了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

        如圖所示,生產線上生產的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儀器,畫面中白色的圓柱體就是正在生產中的儀器,經過一系列復雜精密的程序之后,它將出現在醫院的檢查室里。

        據介紹,這臺我國自主研發的核磁共振儀器已經應用于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它還可以將儀器工作的情況實時傳輸到 15 公里外的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進行分析。

        據稱,最新一代的國產核磁共振儀器已經完全達到了醫院提出的圖像質量要求,它可以迅速獲得人體的全身影像,不僅分辨率更高,還大大加速了成像速度。

        根據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技師張輝的說法,它的圖像質量一點都不遜色于國際先進的核磁共振儀器生產廠家,而且成本還低,未來廣大人民群眾看病的時候花費將會變得更少。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副所長李燁則表示:以前我們核磁共振就像拍照片一樣,是一張一張的,你一動照片就糊了。我們現在有了快速成像技術之后動了也不怕,還可以看到它動的過程。

        IT之家查詢公開資料獲悉,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是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學友好協商于 2006 年在深圳市共同建立的一家科研機構,簡稱先進院;后于 2015 年獲批全國博士后工作站。

        截至 2022 年,該研究院擁有員工 1283 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 3 人。據 2017 年 3 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擁有 6 個研究所和 1 個研發中心,外溢機構有 5 個、創新與育成中心有 2 個;擁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 個、一級學科博士點 2 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2 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2 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點 5 個。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市| 怀柔区| 洮南市| 临桂县| 西丰县| 静宁县| 阜宁县| 合作市| 上高县| 永善县| 读书| 宁德市| 上林县| 若尔盖县| 沙河市| 耿马| 肥乡县| 清原| 彝良县| 鹤山市| 武陟县| 大安市| 长乐市| 视频| 长宁县| 奉化市| 武义县| 堆龙德庆县| 岐山县| 蓬莱市| 米脂县| 邵武市| 新河县| 漳平市| 高雄县| 阳曲县| 绥芬河市| 怀安县| 泰顺县| 连江县|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