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中國限制出口鎵和鍺,后續影響仍在醞釀

        中國限制出口鎵和鍺,后續影響仍在醞釀

        作者: 時間:2023-07-05 來源:半導體產業縱橫 收藏

        7 月 3 日晚間,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公告自 2023 年 8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307/448325.htm

        公告明確,滿足以下特性的物項,未經許可,不得出口:

        1、相關物項:金屬(單質)、氮化鎵(包括但不限于芯片、粉末、碎料等形態)、氧化鎵(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單晶、芯片、外延片、粉末、碎料等形態)、磷化鎵(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單晶、芯片、外延片等形態)、砷化鎵(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單晶、芯片、外延片、粉末、碎料等形態)、銦鎵砷、硒化鎵(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單晶、芯片、外延片、粉末、碎料等形態)、銻化鎵(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單晶、芯片、外延片、粉末、碎料等形態);

        2、相關物項:金屬(單質,包括但不限于晶體、粉末、碎料等形態)、區熔鍺錠、磷鍺鋅(包括但不限于晶體、粉末、碎料等形態)、鍺外延生長襯底、二氧化鍺、四氯化鍺。

        中方回應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7 月 4 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中國政府昨天發布了關于對鎵和鍺的出口管制,鎵和鍺是半導體的材料,有評論認為這是中國對美日荷對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的反擊,發言人是否同意?此外中國政府表示要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但這一管制措施似乎與中國政府一貫立場不符,發言人有何評論?

        「關于你提到的這個問題,中國商務部已經發布了公告,你可以查閱。」毛寧說,中國始終致力于維護全球產供鏈的安全穩定,始終執行公正、合理、非歧視的出口管制措施。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的通行做法,不針對任何特定的國家。

        什么是鎵和鍺?

        鎵、鍺都是重要的稀有金屬,在半導體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應用廣泛。鎵是一種銀白色的稀有金屬,在地殼中的含量稀少,主要與鋁、鋅等礦物伴生,提取難度較大。

        鍺是一種灰白色的準金屬,質硬,屬于碳族,化學性質與同族的錫與硅相近,不溶于水、鹽酸、稀苛性堿溶液,但溶于王水、濃硝酸或硫酸。世界上第一支晶體管的材料是鍺,且直到上個世紀 60 年代之前鍺在半導體中還占主要地位。

        因此,鎵被稱為「半導體工業新糧食」,鍺也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之一。鎵和鍺都是新興的戰略關鍵礦產,均已被列入國家戰略性礦產名錄中。

        與銅或石油等其他大宗商品相比,該市場規模很小——例如,根據美國政府數據,2022 年美國進口的金屬鎵和砷化鎵晶圓價值僅為 2.25 億美元,但在戰略產業的使用意味著限制措施仍可能產生深遠的影響。

        兩種金屬用途是什么?

        這兩種金屬在芯片制造、通訊設備和國防等領域具有廣泛的專業用途。

        鎵用于化合物半導體,可提供更快的運行速度、更低的功耗或更高的耐熱性,結合多種元素以提高電視和手機螢幕、太陽能電池板和雷達的傳送速率和效率。其中,氮化鎵已廣泛應用于為 5G 網路基站供電的芯片中,也被軍方應用于雷達系統中,并且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電動汽車充電器中;砷化鎵用于無線通訊和雷射器的一些元件。

        至于鍺的用途包括光纖電纜通訊、太陽能電池板、LED 及軍方的熱成像錄影機,另有夜視鏡和太空探索,像大部分衛星都采用鍺基太陽能電池供電。

        作為極具戰略性的礦產,不僅中國將鎵和鍺列入國家戰略性礦產目錄,像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也早已將其列入戰略礦產目錄,并對其進行戰略儲備。

        中國是兩種金屬的最大供應國?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前全球鎵的儲量為 27.93 萬噸,而中國一個國家的儲量就達到 19 萬噸,占全球儲量的 68%,而美國儲量只有 0.45 萬噸,還不及中國儲量的 1/40。在鎵金屬產量方面,中國更是占有絕對主導地位,在全球每年 300 噸粗鎵產量中,中國就占了 290 噸,占全球產量的 96% 以上,可以說中國對鎵金屬的供應擁有絕對的控制力。

        數據顯示,在世界范圍內,鎵的儲量約為 27.93 萬噸,中國的儲量最多達到 19 萬噸,占據總量的 68%。從全球產量分布來看,中國供給了世界 71% 的鍺產品,是全球最大的鍺生產國和出口國。

        因此,無論是在儲量還是在出口上,中國鎵、鍺金屬均在全球占據領先地位。

        美企已經坐不住了

        美國半導體晶圓制造商 AXT 公司(AXT Inc)在官網聲明中表示,其中國子公司將立即著手申請許可證,以繼續從中國出口鎵和鍺基板產品,努力將對客戶的任何潛在干擾降至最低。

        AXT 首席執行官 Morris Young 表示:「我們正在積極尋求必要的許可證,并努力將對客戶的任何潛在干擾降至最低。」。

        AXT 稱,第一季度,其中國子公司從中國出口的砷化鎵和鍺基板貢獻了約 430 萬美元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費、汽車、顯示器和工業應用。

        日本:將監督中國鎵、鍺出口管制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 7 月 4 日表示,將反對任何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和其他國際協議的行為。目前中國收緊了對鍺和鎵的出口管制,這兩種金屬是制造電信和電動汽車行業芯片的必需品。

        據彭博社報道,西村康稔稱,「東京將觀察中國如何實施鍺和鎵的出口限制計劃,并就此舉背后的意圖尋求答案。如果任何措施在世貿組織等國際規則下對日本不公平,我們將采取相應行動。」另外,他表示東京方面并不認為中國的限制措施是對日本提高其芯片制造設備許可要求的回應。

        專家:對兩種金屬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或是一種對等反制

        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關鍵礦產資源因為扼守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咽喉,因而在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成為大國博弈的一塊新戰場。

        一位匿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歐美日等西方發達國家近年來紛紛制定戰略,不斷發布并完善戰略性礦產資源目錄,以維護本國在尖端高科技領域的戰略安全。中國與美歐之間對關鍵礦產的競爭關系到產業發展和大國競爭,已不可避免。

        在全球范圍內,美國拜登政府炮制拉攏盟友合伙打壓中國的一貫政策,通過簽訂「能源資源治理倡議」「礦產安全伙伴關系」(MSP)等籌劃供應鏈和產業鏈聯盟, 構建「小院高墻」,企圖與中國脫鉤斷鏈,并阻滯全球化進程。

        眼下,在關鍵金屬下游的半導體產業上,美國對中國的打壓正愈演愈烈,美國不斷拉攏脅迫盟友組成共同戰線。日本在 5 月底宣布對 23 種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進行出口限制,7 月 23 日起正式實行。荷蘭作為全球最大的光刻機生產國 6 月 30 日宣布,進一步收緊光刻機出口政策,高端 DUV 光刻機 9 月 1 日起將限制向中國出口。

        《環球時報》援引業內專家觀點稱,關鍵礦產資源因為扼守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咽喉,因而在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成為大國博弈的一塊新戰場。中國對兩種金屬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或是一種對等反制,也是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一種做法。



        關鍵詞: 半導體原材料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平县| 黄冈市| 礼泉县| 台湾省| 隆德县| 唐山市| 集安市| 石狮市| 乐安县| 松滋市| 方城县| 长顺县| 宜君县| 旺苍县| 濮阳县| 肃宁县| 公主岭市| 新乐市| 荣昌县| 泰兴市| 平凉市| 那坡县| 陵川县| 安图县| 高青县| 松溪县| 上杭县| 合川市| 彰化县| 沁阳市| 任丘市| 庆城县| 南华县| 惠东县| 白朗县| 桂东县| 广东省| 阳新县| 仙桃市| 台州市|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