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大CPU架構RISC-V沖向5nm 192核 國產版也要來了:單核性能有驚喜
作為僅次于x86、ARM的第三大CPU架構,RISC-V憑借開源、免費的優勢迅速發展,之前主要用于低功耗市場,但是現在也開始沖擊高性能領域,Ventana公司日前已經做出了5nm 192核的芯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212/441614.htmVentana公司日前發布了第一款產品Veyron V1,該公司研發了一種高性能RISC-V架構,每個CPU模塊中有16個RISC-V內核,頻率3.6GHz,整合48MB緩存,整個處理器可以集成12個CPU模塊,做到192核,臺積電5nm工藝生產制造,還有自己開發的高性能IO核心,延遲低至7ns,接近原生核心性能。
Veyron V1是RISC-V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證明可以在高性能計算市場大有作為。
與此同時,RISC-V也是國內芯片公司重點發展的架構,在高性能計算中也亟待突破,來自中科院計算所的@包云崗老師也透露了國產RISC=V在這方面的進展。
很多人知道,包云崗及其團隊領導了一個名為香山的國產開源RISC-V芯片,已經發展出了兩代產品,代號“南湖”的第二代香山處理器也是高性能方向的,對標ARM Cortex A76,目前正在跟企業合作打磨,再過一段時間就能貢獻給全世界。
包云崗老師還提到,第三代香山“昆明湖”架構也在開發中,單核性能跟現在的Ventana公司的產品相當,只是研發進度有1年多的差距,但香山有開源的優勢,這讓它與SiFive、Ventana形成一種本質區別,就如同Windows和Linux的區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