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之墨入選2022年7月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指南企業名單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要求,調動好高校和企業兩個積極性,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根據《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管理辦法》(教高廳〔2020〕1號),經企業申報、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審議通過,形成了2022年7月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指南,共有252家企業通過評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208/437852.htm北京夢之墨科技有限公司入選本批次企業名單。
此次,夢之墨擬在“電子信息”“自動化”“智能制造”“通信工程”“物聯網”“生物醫學工程”等方向與高校繼續緊密合作,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包含“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項目”“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師資培訓項目”三大類,支持高校人才培養改革。
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項目
擬設立4個項目。主要圍繞新工科相關專業建設為主,面向電子、通信、自動化、電氣、光電、機電、物聯網類等相關專業,與高校協同合作,打造以實踐型人才的培養為導向的學科建設方案、課程體系,推進跨學科專業建設,開展電子設計、制造、應用等方向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
項目方向包括柔性電子、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包含光電儀器、通信技術、光電信息及技術等)、智能科學與技術(包含電氣、計算機、傳感、通訊、控制等)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包含機械工程、自動化、材料、控制工程等)。
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擬設立6個項目。圍繞目前電子制造產業的熱點技術領域,包括電子設計、柔性傳感、移動通信、物聯網等方向,面向全國高等院校電子、通信、自動化、光電機電、物聯網等相關專業的教師。支持高校構建思政元素和專業素養雙融合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工作,建成一批高質量、可共享的課程資源和教學改革方案。這些建設成果將面向社會開放,任何高校都可以參考借鑒用于教學和人才培養。
支持的方向包括“電子工程實訓”(含與Arduino等開源硬件平臺結合的電子系統工程設計)、“柔性傳感”(設計與應用實踐,與數據采集、分析系統相關)、“移動通信”(設計與應用實踐,與通信系統相關)、“射頻電子識別”(理論與實踐,與物聯網系統相關)等。
師資培訓項目
擬設立1個項目。圍繞當前電子制造產業的技術熱點,開展面向教師的技術培訓、經驗分享以及課程研討等工作,精湛教師業務和實踐能力,尤其協助提升一線教師的技術和課程建設水平,將針對電子類、通訊類、自動化類、電氣類、光電機電類、物聯網類等相關專業與高校合作,提供相關培訓經費以及資源。
擬舉辦2-4期師資培訓班,圍繞電子電路設計、電路板制作、系統調試、柔性電子產品開發等方向開展。為授課老師提供電子制造中相關新材料、新工藝以及新設備等方向的理論知識學習資源,并圍繞新技術尤其是柔性電子相關內容開展動手實踐培訓。
注冊申報
詳細申報信息請登錄“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平臺”查詢,歡迎各高校根據實際情況和產學合作需要,組織師生在平臺注冊申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