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國產MCU公司迎發展良機

        國產MCU公司迎發展良機

        作者:招商證券 時間:2021-09-22 來源:鉆石研報 收藏

        MCU是當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優質投資賽道,體現在市場足夠大且持續成長,而供給側產能相對受限,且國產化率低替代空間大,缺貨漲價背景下MCU進口替代大幅加速。已上市A股公司有:兆易創新、中穎電子、國民技術、樂鑫科技、芯海科技、復旦微電、東軟載波、士蘭微、上海貝嶺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09/428375.htm

        1、全球及中國MCU市場規模穩步增長,迎來黃金時代。

        1)全球MCU市場規模約150-200億美元,其中2021年全球汽車MCU市場規模約76億美元,為MCU第一大應用領域,汽車MCU中32位產品占比高達76.6%。

        2)中國MCU市場規模約250-300億元,分六大應用市場:①家電和消費電子;②物聯網;③智能表計、IC卡和安全;④計算機和網絡通信;⑤工業控制;⑥汽車電子。發展有五大驅動力:國產替代、芯片短缺、物聯網、RISC-V和邊緣AI。

        未來MCU設計朝著更加智能、更強算力、更低功耗、更加安全、無線連接和更小尺寸六個方向發展。

        2、安謀科技:M系列內核打造多階MCU,提升IoT設備算力、安全和可靠性。

        1)ARM Cortex-M內核:ARM具有三個系列處理器:A、R和M,其中M系列面向MCU,圍繞低功耗精簡設計展開。M系列技術演進分兩個階段:①2004-2014年基于ARMv6-M和ARMv7-M架構,在v6架構上實現M0和M0+,在v7架構實現M3、M4和M7,其中M4和M7才有SIMD/DSP和FPU(SP)指令,但性能提升必然帶來面積和功耗的提升。②2016年至今基于ARMv8-M架構,發展了M23、M33、M55和STAR-MC1,其中STAR-MC1是ARM中國在本土研發的第一顆CPU,目前本土團隊正在研發第二顆CPU Mizar。

        2)IoT設備的展望:未來全球IoT設備市場規模可達126億美元,IoT設備的未來技術趨勢:①計算能力提升;②信息安全重要性增加;③本土市場邁向高可靠性藍海。新一代處理器需要提高計算密度,保證信息安全和增加功能安全。

        3、兆易創新:擁有國內最強大ARM MCU產品線,打造智能創新MCU方案。

        兆易創新擁有國內最大的ARM架構MCU產品線,連續五年位居本土MCU廠商第一,MCU年出貨量超2億顆,在2021年6月實現累計出貨超6億顆,從2013年至2020年,年出貨量CAGR達160%。兆易創新MCU擁有28個產品系列,370余款產品,覆蓋入門型、主流型和高性能型產品,內核涵蓋M3/M4/M23/M33及RISC-V,客戶覆蓋消費、工控及汽車等領域。內核方面,2013年推出M3內核,2016年推出M4內核,到2019年推出全球首款RISC-V內核的MCU共14個型號,2020年推出M33內核MCU,為全球首家;制程方面,2013年兆易MCU采用110nm工藝,在2016年進步到55nm,在2020年進步到40nm,目前最新高性能MCU采用22nm工藝研發;產能方面,兆易憑借SiP封裝模式快速轉廠獲得產能彈性,以同樣性能卻更低的價格快速搶占海外廠商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從而實現國產替代;生態方面,兆易提供多種合作伙伴工具,并開展大學計劃及支持創新創業等活動。與此同時,兆易布局全球化服務網絡,積極拓展新品,在2021Q4會推出三部分MCU新品,分別為低功耗GD32L233、GD30 PMU及M33內核的WiFi W515系列。

        4、極海:打印機耗材MCU全球龍頭,新品研發進軍IoT、工業和汽車領域。

        1)發展歷程:極海半導體于2000年成立,2015年之前主要聚焦打印機耗材領域,同時經營打印機主控,可實現國產替代。2016年之后涉足物聯網芯片,包括MCU、藍牙和通用SoC,目前打印機芯片全球第五,打印機耗材持續保持全球第一,極海半導體板塊計劃在2023年獨立分拆上市。

        2)技術優勢:具有多元化CPU內核、高端信號鏈芯片、混合架構芯片、多核異構芯片和安全加密嵌入式eSE芯片設計能力。

        3)MCU產品:兼具通用和專用MCU,具備M0、M3、M4和M7內核產品,出貨市場主要偏工業和汽車,有少部分高端消費,包括伺服器、智能家電和樓宇控制,汽車領域的產品已應用到五菱宏光mini的主控芯片。新品工業級高性能APM32F407是M4內核產品,采用55nm工藝,處理+控制+聯網于一身,同時內置豐富的接口,幫助下游廠商減少BOM成本。

        5、國民技術:著力于低功耗+安全特色MCU,助力IoT應用創新。

        國民技術于2018年開始研發MCU,目前擁有80余款型號,內核覆蓋ARMM0/M4,正在研發M7內核新品,制程主要集中于90、55與40nm,未來新型號22nm工藝,部分型號應用于大疆手持云臺及寧德時代BMS系統,部分型號成功進入華為供應鏈,獲得BIS許可。

        國民MCU結合低功耗和安全特性,改善客戶體驗。國民技術MCU基于低功耗特性,同時將安全IP燒錄進MCU當中,在防偽等方面表現出色,能夠有效降低客戶產品被仿制情況。以N32G系列MCU為例,采用內置國密算法,具有完整硬件保護以防暴力獲取敏感信息,同時省去外置了SE芯片節省BOM成本,降低系統設計難度。國民技術產品持續迭代。國民MCU從M0拓展到M4/M7內核,同時從消費類拓展到工控、醫療、汽車電子、IoT等新興領域。

        6、華大:超低功耗和通用MCU產品齊全,逐步發力工控和汽車MCU產品線。

        1)發展歷程:2014年5月在上海成立,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子公司,MCU產品主要由MCU事業部負責。華大MCU產品分為四大系列:超低功耗、電機控制、通用控制和汽車電子,面向物聯網、工業、汽車和家電領域。

        2)MCU產品:①功耗分為靜態功耗和動態功耗,靜態功耗看待機電流和喚醒時間,動態功耗看能效比,華大超低功耗產品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地位,在國內超低功耗市場占有率達40%;②通用控制產品線齊全,具有從入門級到主頻可達240MHz的高性能產品;③工業和汽車已有兩顆量產,F460和F4A0均為M4F內核,工控客戶包括匯川、英威騰和偉創電器,家電已出貨至奧克斯空調外機。

        7、靈動微:自研IP,面向八大應用領域。

        靈動微目前擁有200多個產品型號,出貨量累計達3億顆,大部分IP自主研發,目前形成M32F、L等四大產品線。靈動微產品線面向電機控制、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八大領域,靈動微從2011年最初幾人團隊到如今超200人規模,目前專利數量達70余項,同時擁有完整的生態系統。靈動微在2020年獲得小米產業基金及張江火炬創投等知名戰投機構投資,同時,和華虹、華天等代工及封測廠形成良好合作關系,在產能緊張情況下產能得到充分保障。



        關鍵詞: 國產MCU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顺县| 漠河县| 苏尼特右旗| 义乌市| 东源县| 分宜县| 广元市| 长春市| 尉氏县| 从江县| 福海县| 普陀区| 柘城县| 兴安县| 兴山县| 巨野县| 内黄县| 菏泽市| 榆树市| 新和县| 日喀则市| 张掖市| 手游| 佛坪县| 山东省| 青浦区| 景东| 遵义市| 长乐市| 黔江区| 塘沽区| 漳州市| 新宁县| 六盘水市| 本溪市| 梁山县| 平安县| 健康| 全椒县| 镇江市|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