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高效能MCU促進產業快速改變

        高效能MCU促進產業快速改變

        —— 顛覆實時控制、網絡與分析性能
        作者:VC Kumar 時間:2021-09-05 來源:CTIMES 收藏

        本文探討如何經由微控制器()突破傳統既有的功能限制,以滿足實時控制、網絡和分析的需求,協助設計工程師應對當前和未來系統挑戰。
        自動化工廠和智能型汽車的進步需要更先進的網絡功能、實時處理、邊緣分析和馬達控制拓撲。這些實例說明了微控制器()能符合產業快速進步的需求,而這種微控制器也超越了傳統,可以提供類似處理器的功能。本文介紹五種SitaraTM AM2x MCU協助設計工程師應對當前和未來系統挑戰的方式,如圖1所示。

        圖片.png 
        圖1 : Sitara AM2x高效能MCU的特色(source:

        實現優化性能
        近期的MCU在內存大小、模擬功能整合和低功耗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但在許多應用中,快速處理大量實時控制和傳感器數據的能力同樣重要。在自動化工廠中,可程序化邏輯控制器(PLC)和機器人馬達控制系統的處理要求,已經從每核心大約100 MHz提高到400 MHz以上,而且在未來三到五年間可能達到1 GHz以上。

        當面對下列要求時,更需要高效能MCU的處理能力,包括:
        ? 日漸增加的工業通訊,因為生產機臺和中央數據系統會透過各種協議分享大量數據。
        ? 透過邊緣分析進行預測性維修,維持工廠穩定運轉。

        Sitara AM2x MCU透過提高每個MCU的內核時鐘,以及在同一芯片上整合多個MCU核心,實現更好的性能要求。AM2434具備四個各自以800 MHz運作的核心,與傳統MCU相比,它能在工廠進行更快、更復雜的數據處理,及更低延遲的控制和高速通訊。舉例來說,如果能更快、更平穩地控制機械手臂,就能提高運作安全、生產效率、質量和產能。

        改善實時運作與分析
        高性能MCU在現代工廠中發揮的作用?正如煉條的強度取決于其最薄弱的環節,仿真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的聯系也取決于其最薄弱的環節,在該鏈中,MCU是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元素。
        隨著現代化工廠的自動化程度提高,對于實時數據分析和控制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許多傳統系統藉由多個MCU分別處理不同的功能。高效能MCU,尤其是具有多核架構的MCU,可以透過在單一設備上管理數據處理和實時控制功能,實現高度整合的系統。
        Sitara AM2x MCU整合了快速數據采集功能和精確的實時控制接口設備,能夠高速輸入和處理數據。想象一下,不需額外的MCU,就可在單一MCU上控制機械手臂馬達,透過整合音頻、電流和位置感測接口,提高機器人與人類合作的安全性;或透過一顆整合音訊輸入、聲音辨識和分類的MCU,能夠提高建筑物安全系統中的邊緣智能。高效能MCU透過在單一芯片上實現多種處理能力,不僅讓工業系統變得更聰明,更易于設計,也讓價格變得更實惠。

        簡化設計,實現軟件重復使用
        界定MCU的特征,包括簡單的系統設計和軟件開發。即使MCU性能和整合程度變得與處理器更接近,對易于使用的硬件和軟件期望依然不會改變。
        藉由Sitara AM2x MCU,工程師可體驗到:
        ? 簡單的軟件開發環境和工具(例如基于實時操作系統的軟件),支持跨平臺重復使用,從而減少開發時間和成本。
        ? 高效率的實時任務管理和更簡單的電源管理架構,可實現更具成本效益的電源管理解決方案。
        ? 優化的速度和低延遲功能,歸功于整合的隨機存取內存(RAM)。
        圖片.png
         
        圖2 : Sitara AM2x MCU系列?AM2434方塊圖(source:
        實時感測和反應應用(例如PLC)必須處理時間限制,以確保安全和連續運作。這代表系統需要針對在最壞情況下的時序進行設計。提供簡單易用的軟件,可協助快速有效地設計此類系統。

        透過靈活的內存配置實現系統成本優化
        傳統MCU具有內建非揮發性內存,例如閃存。但是隨著自動化工廠到自動駕駛等應用范圍的數據處理需求不斷增加,內存容量面臨到了擴充的難題。此外,對于更快速的中央處理器,產生下列的兩項挑戰:
        ? 在系統需要實時寫入內存的情況下,只能完全依賴閃存速度和性能。
        ? 受限于非揮發性內存,無法支持更先進的制程節點,例如16 nm。
        改用外部非揮發性內存架構后,MCU工程師可以從中取得更好的靈活性。藉由高效能MCU,無需更換MCU或重新設計電路板,即可滿足不斷增長的內存需求,從而實現更靈活的設計并降低開發成本。AM2x的大型內建RAM和簡單的軟件架構解決了外部內存的延遲和性能問題。

        提升電源效率
        傳統MCU以低功耗著稱,因此隨著應用轉換成高效能MCU,降低功耗變得十分重要。電源效率凸顯了設計師重視的兩個面向:
        ? 每瓦性能(有效功耗效率):超過2 W至3 W的散熱增加通常會導致傳統MCU系統的成本、重量和板上配置問題,尤其是那些需要主動冷卻措施(例如散熱器和風扇)的系統。因此,性能的提高不能與成比例的功耗并存。高效能Sitara AM2x MCU可支持超過5,000 DMIPS/W 的性能。
        ? 低功耗(關機)模式:MCU通常在較低工作周期的環境中運行,鑒于高效能MCU采用先進制程節點設計,其漏電流影響高于傳統MCU。設計人員需要在電源閘控技術和低功耗模式(例如睡眠、深度睡眠、關機、實時時鐘和輸入/輸出喚醒)方面不斷創新。
        結論
        高效能MCU使處理器級運算變得更普及,為設計人員和系統翻開了新的一頁。隨著應用的不斷演變和設計工程師在其系統中充分發揮高效能MCU的潛力,MCU創新者、產品設計師和消費者都將能完整體驗新功能的益處。

        (本文作者VC Kumar任職于德州儀器)

        [延伸閱讀]工業自動化的三大關鍵技術支柱
        1.實時控制
        因為每一奈秒都很重要,當需要實時控制的系統時,既需要原始處理能力,又需要在所需的確切時間控制訊號的能力。精確的仿真訊號控制是將改進控制算法的收益,轉化為更可靠的馬達驅動和更高效的電動汽車的關鍵。這些改進算法的處理需求已經超過了傳統MCU的能力。
        2.工業網絡
        工廠對不同類型數據交換的需求,導致了多種多協議工業以太網標準的快速采用,以實現機器之間的實時通訊。這種連接已成為實現系統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目標收益所必需的。系統設計人員正在尋找與許多不同協議標準兼容的網絡整合解決方案,并且可以高達1 Gbps的速度運行。
        3.邊緣分析
        正如系統范圍內的連接支持實時通訊一樣,機器學習算法的改進也支持本地優化,其中每臺機器或節點都可以采取行動,而無需等待集中決策。邊緣處理顯著縮短了響應時間,從而實現人機之間更好、更安全的協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09/428043.htm


        關鍵詞: 高效能 MCU TI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安多县| 墨脱县| 白河县| 同德县| 青海省| 新邵县| 南京市| 呼伦贝尔市| 微山县| 安西县| 景东| 宁武县| 长治市| 金平| 红河县| 杂多县| 剑川县| 宁南县| 翁源县| 西华县| 桦南县| 石泉县| 广水市| 泸州市| 通化县| 建水县| 开原市| 广元市| 星座| 惠州市| 鸡东县| 丁青县| 桐乡市| 延川县| 双辽市| 合山市| 南充市| 永昌县| 玛曲县|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