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日本媒體摸底中國芯片實力 到2024年自給率僅為10%

        日本媒體摸底中國芯片實力 到2024年自給率僅為10%

        作者: 時間:2021-05-10 來源:ZOL 收藏

        因為美國實施芯片封鎖,加之全球芯片嚴重缺貨的雙重打擊,讓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芯片產業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而備受關注。在近期年度大型半導體業貿易展SEMICON China 2021上,日本經濟新聞對20余家大陸半導體設備廠商進行了調查采訪,進行了一次摸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05/425370.htm根據外媒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稱,在這20多家大陸半導體設備廠商中,僅有7家企業給出了回復。整體來看,其中涉及光刻機、刻蝕機廠商表示,用于14至28納米制程芯片生產的設備是他們的主要產品,相比先進制程芯片生產設備落后兩到三代。

        具體來看,上海微電子表示90nm芯片生產的光刻機是支柱產品;中微半導體表示主要銷售 14/28nm 芯片刻蝕機;北方華創以及芯源微等企業表示,公司能夠生產用于14nm及以上制程芯片的設備,僅有中微半導體能夠提供用于5nm芯片生產的刻蝕設備。

        機關目前我國芯片企業在工藝制程上存在兩到三代的代差,但是因為需求的旺盛導致致使很多芯片企業都在積極擴產。全球芯片產能的短缺、中美貿易的摩擦,導致了國產化替代成為大陸半導體產業的重點,驅動中國半導體廠商積極擴產。

        但是擺在面前的困難也十分突出,對于高端技術人員,高端設備支持,以及高端工藝材料的需求是中國大陸芯片企業最為迫切需要的資源。

        2020 年美國發布針對芯片行業的出口管制禁令,要求美國芯片技術、設備提供商需先向商務部申請許可證,然后才能向中國廠商出口產品。然而2020年美國一紙禁令,要求美國芯片技術、設備提供商需先向商務部申請許可證,然后才能向中國廠商出口產品。

        受此影響,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發布預測,到 2025 年中國半導體自給率或為19.4%,低于預期。而預測19.4%的半導體自給率中,約一半來自于中國臺灣企業臺積電、以及韓國企業 SK 海力士和三星在中國的子公司,中國大陸廠商的自給率僅為10%。

        很多網絡爽文中,我們的半導體工業早已騰飛了,而現實的調查卻給我們潑了一盆冷水。這未必是一件壞事,因為想要實現超越先要人情差距在哪,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 中國芯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鹿县| 手机| 云林县| 获嘉县| 邮箱| 高淳县| 元阳县| 汉阴县| 屯留县| 张家川| 梅河口市| 凤翔县| 元朗区| 女性| 巴南区| 溆浦县| 中阳县| 石河子市| 龙里县| 无棣县| 军事| 古田县| 甘孜| 余江县| 凯里市| 运城市| 宁海县| 海南省| 大宁县| 商河县| 渑池县| 洛隆县| 宁河县| 东海县| 卫辉市| 逊克县| 广宁县| 榕江县| 阳信县| 慈溪市|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