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避雷器在線監控系統終端的設計

        避雷器在線監控系統終端的設計

        作者:王 堯,唐 梅(南京富島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南京 210032;南京朗馳集團機電有限公司,南京 210001) 時間:2021-02-24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避雷器是用于保護電氣設備免受雷擊時高瞬態過電壓危害的設備,但是避雷器在經歷過雷擊后,自身壽命就會受到影響,需要人員定期巡檢避雷器的工作狀態及壽命,以確保避雷器正常工作。本文中避雷器在線監控系統是避雷器所在區域呈現,通過電池供電的監測設備,對避雷器泄漏電流進行實時監測,并且通過4G將監測到的雷擊次數進行統計發送到監控平臺,減小運維人員巡檢工作,實現避雷器全壽命監測,分析統計雷擊事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02/422935.htm

        0   引言

        避雷器是用于保護電氣設備免受雷擊時高瞬態過電壓危害的設備,但是避雷器在經歷過雷擊后,自身壽命就會受到影響,需要人員定期巡檢避雷器的工作狀態及壽命,以確保避雷器正常工作。

        為實現對避雷器的實時監測,保證避雷器的可靠運行,本文設計了一款基于STM32L152的雷擊監測終端設備,實時對避雷器漏電電流、雷擊次數進行測量,并且通過-DTU將監測到的雷擊次數、漏電流及漏電壓等數據發送到云端服務器后臺,后臺進行整理分析,供用戶隨時查詢相關數據,并且可以根據設定值對相關人員提供預警和報警功能,減小運維人員巡檢工作;通過對雷擊事件統計和分析,實現避雷器全壽命監測,確保電力設備免受雷擊破壞,可靠穩定的運行。

        1   系統總體設計概述

        1.1 硬件組成電路框圖

        避雷器在線監控系統由避雷器監測終端、云服務器后臺和智能終端三大部分構成,避雷器監測終端將采集的結果上傳至云服務器后臺,后臺進行整理和分析,智能終端從云服務器拉取分析的數據,實現遠程對避雷器的監控。本避雷器監測終端主要由電源模塊、MCU控制單元、輸入輸出單元、通信模塊、存儲模塊、實時時鐘模塊、避雷器漏電流及漏電壓模塊等幾個部分組成(如圖1)。

        1614219028810582.jpg

        圖1 系統總體設計框圖

        1.2 系統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介紹

        MCU主控單元通過避雷器感應線圈側的漏電流、漏電壓,記錄雷擊次數和雷擊的時間。此外還通過連接互聯網,按照既定通信協議發送到云平臺服務器后臺中,方便用戶通過智能終端實時查看雷擊的相關數據、避雷器的剩余生命、監測終端剩余電量等,實時掌握避雷器當前的工作狀態,為電氣設備的可靠安全運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   系統硬件電路設計

        2.1 電源管理電路

        本系統采用電池和互感器取電,使用跳線帽選擇,二選一,選定輸入電源后通過開關控制整個系統的電源,電源輸入后經過DC-DC升壓至DC 5 V,之后經過3路LDO分成3路3.3 V電源,分別為主控單元及其外圍設備供電,為運放供電,為4G-DTU供電。并且DTU的電源可以通過LDO的使能腳進行控制,方便對DTU的電源進行管理,以節約功耗。互感器取電如圖2所示,電池取電及電源轉換電路如圖2所示。

        0.png

        圖2 電池取電及電源轉換電路圖

        2.2 MCU主控單元電路

        STM32L152器件利用Cortex-M3內核和頻率介于32 kHz ~ 32 MHz的CPU時鐘擴展了超理念,并且不會降低性能。除了動態運行模式以外,還有休眠、停機和待機這3種超模式,不僅帶來極低的功耗,同時還能保持RTC、后備寄存器內容與低壓檢測器的工作。

        STM32L152片上集成的快速12位ADC、硬件SPI、串口、超低功耗比較器等模塊,同時還提供了1顆具有8×40段的集成式LCD驅動器,可以大大節約設計時間和應用成本。MCU主控系統就是STM32L152的最小系統,輔以調試接口和串口配置接口。DTU模塊使用串口與主控芯片通信。

        3   系統軟件設計

        本次系統代碼使用C語言編寫,程序的編寫遵循模塊化和層次化的設計標準,以實現代碼的高內聚和低耦合,方便開發人員的后續維護和升級。程序上電等待配置串口連接,無連接,3~5 s后進入正常工作模式;有連接,進入配置模式,若串口連續1~2 min無數據接收,退出配置模式,進入正常工作模式。讀取避雷器互感線圈側的漏電流和漏電壓、讀取電池電壓,啟動DTU,發送數據,如果發送失敗,將需要發送的數據暫存,等待下次再發送,如果發送成功則關閉DTU,進入低功耗模式。系統主程序流程圖如圖4所示。

        1.png

        圖3 主程序流程圖

        4   實現功能

        避雷器監測終端主要實現以下功能:

        ●   對避雷器漏電電流、雷擊次數進行測量,準確統計發生雷擊的時間;

        ●   通過 4G 網絡將采集的結果上傳至云服務器;

        ●   DTU的電源管理,加上設備的低功耗,實現250 μA左右的待機電流,使電池供電的監測終端能夠有更長的工作時間。

        5   結語

        該避雷器在線監控系統,經過重復的測試后,可實現既定的所有功能,實現了遠程對避雷器的壽命進行監控,減少運維人員的巡檢次數,且可以長期穩定運行,可靠地保障電力設備免受雷擊破壞。

        參考文獻:

        [1] 劉晉孝,祝嘉喜.MOA-BC型系統的研制[J]. 電瓷避雷器,2017(03):97-100.

        [2] 高旭光.裝置的設計與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8.

        [3] 秦娜.氧化鋅數據處理方法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3.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2020年12月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盱眙县| 理塘县| 库尔勒市| 鄢陵县| 辽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聂荣县| 伊金霍洛旗| 星座| 嘉定区| 将乐县| 东方市| 紫金县| 昭平县| 普宁市| 高州市| 鹤壁市| 黄山市| 武川县| 崇文区| 普安县| 武胜县| 东阳市| 武邑县| 马龙县| 聊城市| 平泉县| 大关县| 宁国市| 安康市| 正阳县| 静宁县| 宜章县| 延边| 苍南县| 玉林市| 雷山县| 务川| 博客| 秦皇岛市|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