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發布2021年中國醫療健康行業10大預測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救治與防控中,信息化發揮了巨大作用,數字化和智能化正在加速推動整個醫療健康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即生命科學、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的數字化轉型,而作為醫療健康產業鏈平穩運行保障的醫療保險也相輔相承,加入到整個醫療健康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12/421259.htm2021年以及后續幾年中,持續的醫藥衛生改革和數字化轉型升級發展是醫療健康行業發展的直接推動力。醫療改革從過去以醫院為重心轉向到新藥研發、醫保支付等領域的改革相互協同,醫療信息化軟件架構進入升級通道,全面向云計算和大數據遷移,新技術應用諸如人工智能(包括醫學影像AI和CDSS等)、機器人、AR/VR、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日趨成熟,互聯網醫院的運營將會與醫院實體的診療流程結合起來,新藥研發的臨床試驗與臨床治療結合起來,形成整合醫療模式,并承載各種新技術的應用。
IDC近日發布的《IDC FutureScape: 全球醫療健康行業2021年預測——中國啟示》,提供了2021-2026年間醫療健康行業技術發展路線圖,包含10項健康行業發展前沿的預測并融合了針對中國市場的觀點看法。每項預測都包括該預測內容成為市場“主流”的時間和復雜性評估,以及該預測對于IT方面的影響,并為技術買家提供了采用和部署這些技術的建議,可供中國醫療健康行業內包括醫療、醫保、醫藥、生命科學、健康管理等領域的機構和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和數字化轉型策略中參考。
IDC FutureScape對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預測如下:
預測1:
到2022年,新冠肺炎大流行造成的經濟脆弱性和醫療服務能力脆弱性將促使20%的醫療機構采用集成化的整合醫療方案,以保障和改善疾病治療結果。
預測2:
到2021年底,大約有7成的腕帶可穿戴設備公司將發布具有早期檢測潛在傳染病跡象的算法和功能的產品,包括檢測COVID-19和流感。
預測3:
隨著新冠病毒的出現以及所帶來的傳染性風險逐步擴大,生命科學公司在研發疫苗和藥物方面采用真實世界證據方面的數字化投資將在2022年翻一倍。
預測4:
由于受到新冠病毒流行的威脅,生命科學和醫療機構將在2022年前將人工智能和高級分析的投資增加30%,以避免未來供應鏈的中斷危險。
預測5:
到2023年,65%的患者將通過數字醫療門戶獲得醫療服務,因為醫療機構正在尋找更好的方法來改善所有醫療服務的獲取、參與和體驗。
預測6:
在COVID-19的推動下,到2023年,網絡化數字化遠程醫療和臨床試驗將推動醫療機構和生命科學公司在互聯網醫療技術上的支出增長50%。
預測7:
到2024年,將有30%的醫療保險產品具有標準化或個性化的兩個特征,分別對應兩個群體,這些保險產品將是可攜帶的,并與健康社會決定因素相融合。
預測8:
到2024年,數據的激增將導致醫療機構60%的IT基礎設施建立在一個數據平臺上,該平臺將使用人工智能改進流程自動化和決策制定。
預測9:
為了使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能夠進行身臨其境的培訓并提高客戶體驗,到2025年,50%的醫療機構將從概念驗證轉向AR/VR技術的全面部署。
預測10:
在2025年,65%的醫療影像工作流程將使用人工智能來檢測潛在疾病并指導臨床干預,而50%的工作流程將使用遠程放射學來共享研究并改善對放射科醫生的訪問。
IDC FutureScape 2021預測季正式開啟。10大預測系列專題視頻陸續上線,涵蓋領域包括整體ICT市場、智能終端市場(電腦、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商用大屏、平板電腦、汽車、用戶體驗等)、企業級IT市場(云計算、數字基礎架構、數字創新軟件等)、新興技術市場(人工智能、區塊鏈、網絡安全等),以及垂直行業研究(金融、政府、智慧城市、制造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