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設計高峰論壇(ESDA):從痛點到新技術突破,IC設計公司如何找到新機遇
6月28日舉辦的IC設計高峰論壇(ESDA),以“智能設計的新時代”為主題,來自半導體產業各界大咖在會上做了主題演講,深入淺出地談了目前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發展的狀況和未來趨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7/414989.htmSEMI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居龍
大會開頭,SEMI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居龍致開場辭,他表示IC設計是半導體產業重要環節。此后并一一介紹了參會嘉賓。
AMD全球副總裁、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李新榮
在主題演講中,AMD全球副總裁、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李新榮做了題為《如何繼續維持半導體成長速率?》的演講。李新榮在演講中談到高性能計算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市場上,有著數十億的裝置,包括手機,傳感器,PC等,每天產生無數數據,這些數據必須得到分析與處理,無論做大數據分析,還是人工智能訓練與推理等,每個生產環節都展示了對高性能計算的需求。李新榮表示,在過去的10到15年間,從GPU的發展速度來看,每2.25年性能可以加倍,而以處理器角度來看,每2.5年即可加倍。這一切都源于摩爾定律,摩爾定律支撐了產業,也支撐了性能的增長。在過去的10到15年間,摩爾定律不間斷維持,使得晶體管密度可以加倍。
平頭哥半導體副總裁孟建熠
平頭哥半導體副總裁孟建熠演講題目為《“快魚”類公司將在AIoT時代成為最大贏家?》。他表示,近年來,AIoT這一詞匯漸漸活躍在人們的視野中。所謂的AIoT,即AI+IoT,意思是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相結合,形成新的一門融合學科。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傳統物聯網設備將趨向于智能化,從而形成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使“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進化。從企業的角度看,孟建熠在演講中指出,AIoT給很多企業帶來了很多機會,包括技術類的發展以及應用驅動。對于發展AIoT的公司來說,過去是大魚吃小魚,未來將會是快魚吃慢魚,能夠敏捷開發客戶需要的產品的企業,將會變得非常有價值。
Mentor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凌琳
Mentor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凌琳在演講《人工智能時代下的EDA挑戰與解決之道》中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吸引了全球部分資本投入,并推動了半導體產業的飛速發展。此外,AI仍需要“血管”——5G,5G是應用層面最關鍵的管道,驅動著經濟總量增長,其應用非常之光,設計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多個領域。凌琳還表示,西門子在2017年收購Mentor是非常好的結合動作,對EDA產業來說是一個新時代到來。
Cadence中國區產業客戶銷售總監汪曉煜
Cadence中國區產業客戶銷售總監汪曉煜主題演講題目為《Accelerating Intelligent System》,他表示如今行業正在追求極致小尺寸、更快的速度,一些行業如汽車正在被顛覆,隨著造車門檻的降低,造車新勢力的涌入,給半導體行業很大的機會。此外,分布式計算以及5G的發展也是未來主要發展趨勢。EDA的算法相較于AI更加復雜,EDA軟件工具需要軟硬件協同,Cadence希望從芯片到系統,實現全面的智能化設置。據透露,Cadence未來會實現整個擴系統領域的多維仿真分析能力,結合芯片、封裝等,將AI技術應用到整個解決方案中去。
麥肯錫公司行業專家,負責亞太地區半導體行業研究朱天鍇
麥肯錫公司行業專家,負責亞太地區半導體行業研究的朱天鍇主題演講題目為《New Era of IC Design》,他表示,如今隨著每一代技術節點的發展,芯片設計的成本一直在不斷增加。中國急需建立端到端的能力,涵蓋設計、制造以及封測各方面。半導體是所有行業研發銷售比重最高的技術領域,第二是生物醫藥,不同于生物醫藥,半導體公司需要避免降價命運,不斷開發新產品,來保持競爭優勢。此外,除去制造費用,設計公司最大的成本是研發費用。所以量產的時間對成本降低有非常大的關鍵作用。另一方面,每一次設計芯片都不一樣也成為了行業痛點,無法做到具體前提時間準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