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造“中國鐳谷”城市新名片將帶動超1千億激光關聯產業
經過3~5年努力,成都激光核心產業規模將達到120億元,年同比增長不低于30%,帶動激光關聯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支撐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筑牢萬億產業能級。這是3月3日,成都市激光產業網絡招商推介會上釋放出的信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3/410689.htm此次會議的主題是宣傳成都最新的光電產業政策,即《成都市促進激光產業加快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及《政策措施》,從而發揮產業功能區的載體作用加速項目落地。同時,形成核心技術引領、龍頭企業帶動、高端要素集聚、優勢領域突出、協作配套緊密、創新服務完善、區域品牌凸顯的激光產業集群,打造國內一流的激光產業發展先導區、先進激光產品創新示范區和國內外知名的“中國鐳(Laser)谷”。
據了解,此次《方案》是為成都上述目標進行提供的相關支持。比如,成都對在市域范圍內圍繞光電產業固定資產投入達到10億元、50億元、100億元的,分別給予800萬元、900萬元、1000萬元的獎勵。同時,對屬于“強鏈、補鏈、延鏈”投資建設的玻璃基板、超高清設備等材料及組件生產項目,以及曝光、檢測、封裝等設備及其零部件制造(含材料)項目,且固定資產投入在1億元(含)以上、10億元以下的,按不超過3.5%的比例給予最高800萬元的獎勵。“只要來成都投資,我們就補貼。”這是來自成都市經信局的自信聲音。
當然,成都也支持企業進行研發。《方案》提出,凡為光電企業生產首次提供自主研發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產品,形成有效供應鏈的,按照供需方第一年銷售合同總額的5%(雙方各2.5%)給予最高300萬元的獎勵。對首次采購成都市光電產品的終端應用生產企業,按采購合同額的5%給予最高300萬元的獎勵。“能獲得補貼的,不僅要有研發,還要有銷售、有內容。”在針對研發項目的補貼,《方案》特別設置了銷售收入的規定。同時,對獲得國家級重大專項的,成都也將按照國家支持額的50%,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配套獎勵。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還在會展賽事推介等方面有著“大動作”,對在成都舉辦的,屬國家級、國際性、專業性的光電產業展會賽事,參會人數規模在200人(含)以上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補助;其中,境外參會人數比例達到20%(含)以上且有生產設備(單價不少于500萬元)制造廠商參加的重要會議,可再給予上浮50%、最高不超過150萬元的補助。
作為一場網絡推介,這意味著,行業者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在鏡頭前了解到成都最新的產業情況。比如,在這場推介會上,成都現場直播了當地重要的激光產業社區——“中國鐳谷”核心區。此外,成都還將發揮成都高新西區、郫都區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優勢,培育打造以激光顯示和精密制造為特色的“激光顯示小鎮”,同時推動中國兵器激光科創基地、成都先進光電產業研究院、北方激光產業研究院天府基地等研究機構加快建設,形成創新資源集聚優勢,布局打造“激光創新小鎮”,到2022年,激光產業應用規模突破10億元。 推動產業開放聯動發展,成都將支持打造成都自主品牌的激光專業國際博覽會——“中國鐳博會”,每年舉辦一屆,培育打造成都“中國鐳谷”城市新名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