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新型“電子皮膚”讓人與虛擬現實互動更真實

        新型“電子皮膚”讓人與虛擬現實互動更真實

        作者: 時間:2019-11-06 來源:科技日報 收藏

        據悉,德國亥姆霍茨德累斯頓—羅森多夫研究中心(HZDR)和奧地利林茨大學合作,率先開發出一種可同時處理非接觸和直接接觸刺激的。該傳感器可輕松用于人體皮膚,讓人與虛擬或增強現實環境更直觀、自然地互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11/406759.htm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功能豐富。它不僅可以在幾秒鐘內區分刺激,而且可以在很寬的范圍內對信號強度進行分類。HZDR離子束物理和材料研究所的丹尼斯·馬卡洛夫博士和林茨大學軟電子實驗室的馬丁·卡滕布倫納教授成功制成了具有類似特性的

        據介紹,新型傳感器可以極大地簡化人機之間的交互。馬卡洛夫說:“應用正變得越來越復雜。所以我們需要結合不同交互方法的連接設備。”以前的系統只能通過實際觸摸或非接觸技術手段跟蹤對象來運行。現在,這兩個途徑首次在傳感器上結合在一起,稱之為“磁性微機電系統”(m-MEMS)。

        HZDR華人科學家葛進解釋說:“我們的傳感器處理不同區域中非接觸和觸覺相互作用的電信號”,可以實時區分刺激源,并隱藏其他來源的影響。

        為制造這種傳感器,研究人員進行了不尋常的設計:他們首先在晶圓聚合物膜上連接了一個巨磁電阻的磁傳感器,該膜封閉了恰好位于第二硅基聚合物層中間的孔,在這個圓形凹槽中插入了一個永磁鐵。

        馬卡洛夫說,這種結構能讓傳感器保持極高靈活性,即使在彎曲條件下,也可以正常工作。實驗表明,傳感器可以有針對性地控制物理和虛擬物體,研究人員將虛擬按鈕投射到一塊裝有永磁體的玻璃板上,可以顯示真實條件,例如室溫、亮度或操控。通過與永磁體的相互作用,能夠選擇期望的虛擬功能。

        研究人員說,以前需要多次交互的一項操作可能縮減為一次。卡滕布倫納稱:“這聽起來似乎是很小的進步,但從長遠來看,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更好的人機界面。”例如,除了外,也可以在無菌環境中使用。外科醫生可以使用傳感器來操作醫療設備,而在治療過程中無需接觸,這將降低污染的風險。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贡嘎县| 固原市| 临夏县| 江华| 太康县| 高台县| 屏南县| 九龙县| 叶城县| 乐都县| 德惠市| 平泉县| 日喀则市| 巴里| 新营市| 酉阳| 涟源市| 乌拉特前旗| 应城市| 突泉县| 遂宁市| 方正县| 绿春县| 乐安县| 台江县| 宁波市| 大渡口区| 龙泉市| 蕉岭县| 蒲城县| 容城县| 塔河县| 九龙县| 定结县| 修文县| 昆明市| 隆昌县| 个旧市| 沅陵县|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