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30-F01的超聲波水表首波電平選擇的幅值分析
如今如何節約水資源的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水表行業也正在經歷著如何進行階梯水價收費的改革浪潮,因此如何精確計量是水行業中討論的焦點。傳統的機械水表的精確程度遠不及超聲波水表,正在逐步被超聲波水表取代。弊公司用于超聲波水表的計量芯片如GP22,GP30,也正處于更新迭代的發展中,性能也在跳躍式的優化中,越來越接近于真實的水流環境,GP30的流量算法更是可以對氣泡空管段等進行處理。但是,電子部分的優化只是水表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管段+換能器的選擇,如何正確的選擇一個好的管段+換能器將成為水表成敗的關鍵。今天我想談談我們是如何去判斷一個管段+換能器是否具有良好的性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7/402130.htm對于使用過GP22的用戶來說,首波檢測是一個并不陌生的概念,它可以判斷出接收波形,精確的定義首波的位置,一旦首波確定,在此基礎上進行時間信號采集。但是信號的幅值會隨著溫度和流量的改變而改變,導致原本設定好的FHL可能不再適用于當前狀態,而發生周期跳變。因此在設計水表之前,我們需要先對換能器和管段進行分析,研究在各個狀態下FHL的值是否還適用,還是真的需要修正,或者有沒有一個FHL的值可以覆蓋全溫度全流量范圍而不需要調整,這就需要我們對使用的管段和換能器了如指掌。今天我想討論一下如何在基于GP30-F01的基礎上去分析管段和換能器發出的超聲波的幅值。
首先,我們進行全溫度范圍下接收波形的前4個波的峰值檢測。因為首波檢測基于的一個條件就是相鄰的波峰之間如果幅值差越大,那么就越不容易發生周期跳變的可能。我們從供應商那里取得4種換能器#1,#2,#3,#4。在全溫度范圍(5°C~60°C)進行連續的幅值采集,得到的數據圖如下:
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這4種換能器代表了四類典型的換能器。在全溫度范圍內,1#換能器前4個波峰幅值變化不大,但是相鄰波峰的幅值差很小;2#換能器前4個波峰幅值變化隨溫度升高而變大,高溫下的第三波甚至超過了低溫下的第四波,易于發生周期跳變,而且相鄰的波峰幅值差也很小;3#換能器前4個波峰幅值基本維持穩定,并且相鄰波峰幅值差也比較大,是適合進行FHL 設置的;4#換能器剛好和2#相反,波峰的幅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高溫下的第四波甚至低過了低溫下的第三波,也會發生周期跳變。
接下來,我們會加入流量元素,使實驗更加接近真實情況。我們測試的方法是首先在室溫下,提供一個小流量,然后從我們設定的最小首波電壓FHLmin開始,按照設定的步長FHLstep遞增至最大首波電壓FHLmax,記錄下相關數據;然后在不改變溫度的情況下也按照一定步長(或者比例)增大流量,重復FHL的遞增循環,記錄下相關數據,直到覆蓋全流量范圍;隨后增大溫度,重復上述測試,直到涵蓋了全溫度范圍(5°C~60°C),我們通過Excel表格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
需要設定的參數如下:
1.首波電壓FHL
1)e.g. FHLmin >=5
2)e.g. FHLmax = 200
3)e.g. FHLstep = 5
2.流量控制比例,例如25%
我們需要采集的數據
1.FHL 上游/下游 GP30測量得到的首波電壓
2.TOF1 上游/下游 GP30測量得到的第一個飛行時間的值
3.PWR 上游/下游 GP30測量得到的脈寬比
4.AM 上游/下游 GP30 測量得到的接收幅值
5.DIFFTOF GP30套件計算得到的時間差
6.SUMTOF GP30套件計算得到的時間和
7.Temp [°C] 外部傳感器測量得到的溫度值
8.Flow [l/h] 外部傳感器測量得到的流量
9.Flow Average [l/h] 外部傳感器測量得到的平均流量
在前期工作準備完畢后,我們可以編寫程序,然后對每一支管段進行測試。我們對這4支管段使用裝置與軟件進行測試,得到大量數據。
我們在全流量,全溫度范圍下,幾個參數橫向的對比如下:
DIFFTOF-FHL
A
B
C
D
AM-FHL
A
B
C
D
PWR-FHL
A
B
C
D
TOF1-FHL
A
B
C
D
DIFFTOF:相比較四個管段,A管段的表現最佳,在三個比較寬的范圍內都沒有發生周期性跳變,B管段其次,D管段第三,C管段最差,可用的FHL最窄。
AM:相比較四個管段,A管段可以看做有四個波峰值,彼此獨立,很好的印證了DIFFTOF的表現,幾個周期跳變都是發生在波峰處,跳變后峰值也發生了變化,受溫度和流量影響使得每一段都變粗。 B管段其次,D管段第三,C管段最差,可以看做幅值隨FHL遞增而增加,受溫度和流量影響較大。
PWR:相比較四個管段,A管段較為明顯的分成了四個部分,其實是首波分別在四個不同的波峰的時候的半波長比。B管段圖像較粗,說明數據的離散型不如A好,D的離散型更加差一些,說明受溫度和流量影響更加大。C幾乎沒有可用的地方,根據DIFFTOF得到的FHL來看PW只能設置在0.4到0.6之間。
TOF1:A很明顯當首波發生跳變的時候,TOF1的值發生階躍性跳變。B管段在穩定的DIFFTOF的區間,TOF1也能保持穩定,D管段離散性較B管段而言比較大,而C管段基本呈現一條緩緩向上的直線,重疊部分較多,只在DIFFTOF穩定的那段區間TOF1保持穩定。
因此,類似上述四種管段,A,B管段可使用的區間較多,優先使用,D管段選擇使用,C管段建議不要使用。
(注:因為篇幅有限 ,有關在某個溫度(24°C~25°C)及全流量范圍下幾個參數的對比分析,以及在某個流量區間(400~500l/h)及全溫度范圍下幾個參數的對比分析內容,未能納入文中,如欲了解完整內容,請登錄《電子產品世界》網站查詢。)
參考文獻:
GP30 Application note FHL Determination and Regulation over Flow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s
數據手冊DB_GP30_Vol1.pdf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