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業界動態 > 大聯大轉型:全球最大IC分銷商的“第三次革命”

        大聯大轉型:全球最大IC分銷商的“第三次革命”

        作者: 時間:2019-03-27 來源:網絡 收藏

          2019年1月1日,全球最大半導體分銷商的官方網站上,一個名為"大大通"的新平臺悄然上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3/398898.htm

          

          整個啟動過程,沒有發布會,沒有新聞傳播,一如的低調風格,毫不引人注目。

          但事實上,這家年營業額超過1000億人民幣的巨頭,正在展開一場面向未來10年的深遠變革,剛上線的"大大通",正是這場變革的關鍵"棋眼"之一。

          以它為抓手,將徹底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構建起一個由數字化驅動的智能供應鏈平臺。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大聯大的轉型,以及大大通的作用與意義?

          【1】

          先來了解一下大聯大。

          在半導體行業生態中,將原廠、解決方案廠商和電子產品制造商上下打通的分銷商,一直是產業中最為重要的角色之一。

          在它的上游,半導體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密集、資金密集行業,有實力設計和制造的廠家只有幾百家。

          而在它的下游,電子產品制造商則規模龐大,僅2015年中國的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企業,就達到1.99萬家之多(近幾年未批露更新數據),市場上的電子產品品種更是達到百萬級甚至更高。

          下游廠商的產品設計和制造,需要獲得穩定可靠的供應和充分的技術支持。

          但對上游的原廠來說,要為小客戶調整自己的生產節奏,乃至建立大規模的工程技術服務團隊,來對接海量的制造商客戶,顯然并不現實。

          最終,分銷商成為這些需求的匹配者:為上游廠商分擔了大量的市場開拓和技術支持工作,為下游廠商提供直接的物流、供應鏈、金融和技術服務。

          據華泰證券研究所數據,在電子領域,直接向原廠采購的電子產品制造商"超級客戶",不足整體總數1%,采購金額占比44%。

          而其他總數超過99%,采購金額占比56%的中小制造商客戶,都是通過分銷商渠道完成的采購。

          據第三方統計,僅中國市場上的元器件代理商就超過1000家,貿易商規模更是過萬。

          甚至,分銷商已經成為整個行業供需匹配的"風向標"。

          而成立于2005年的大聯大,正是這個行業領域,全球營業規模第一的領頭羊。

          截至2018年,大聯大在全球擁有超過5200名員工,超過250家供應商和超過100個分銷據點,為超過16000家電子產品制造商提供服務,累計合并營收達到人民幣約1210.7億元,蟬聯全球行業第一。

          

          【2】

          然而,自2015年以來,整個半導體元器件分銷行業的形勢惡化,讓包括大聯大、艾睿、安富利等巨頭在內的全球所有半導體元器件分銷商,都不得不轉型求變。

          受經濟環境疲軟、消費電子利潤下滑、技術創新乏力、摩爾定律臨近極限等多重因素影響,在2015和2016年,半導體原廠普遍增長乏力,最終導致新一輪的并購高潮,無論是并購案數量,還是并購金額規模,都出現"井噴"。

          根據公開信息,2018年的行業重要并購也至少有30多起,整體金額規模與2017年基本相當:

          

          而在行業下游,很多行業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向頭部集中。

          比如,GfK的數據就顯示,中國手機市場的結構,近幾年就已經從"倒三角"變成了"T字型"。

          

          上下游都走向寡頭壟斷,導致分銷商的價值日益弱化,原廠與與分銷商的利益博弈越來越頻繁,渠道管理策略也頻生變化。

          比如,TI不再允許分銷商向客戶提供設計服務,ADI取消多家分銷商代理權,構建自有直銷團隊,Microchip發布100家貿易商黑名單,意法半導體嘗試線上銷售等動作,都一度在業內引發震蕩甚至恐慌。

          同時,半導體分銷方式也在變化。

          以前,由于渠道、采購量、技術服務等因素差異,在線下的銷售過程中,每個客戶拿到元器件的價格往往各不相同,獲得的服務也不同,加上元器件市場行情不穩定,產品和價格的更新速度快,擁有信息優勢的分銷商,往往能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

          但隨著電商興起,交易越來越多地轉移到可以實時查詢庫存、對比價格、預訂商品的線上平臺,價格越來越透明,分銷商的業務和利潤空間,都受到擠壓。

          此外,分銷商除了拓展市場、服務客戶,還要分擔原廠庫存成本,由于電子元器件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下游行業盛衰波動大,庫存和收款的風險控制壓力也越來越大。

          如果不轉變方式,尋找藍海,分銷商的日子將越來越難。

          【3】

          大聯大的應變之道,在于通過數字化的轉型,來滿足上下游產業鏈的需求,適應環境變化。

          其根本邏輯在于,不論形勢如何變化,分銷商依然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價值根基。

          對于上游來說,雖然原廠的話語權更大,重要大客戶的直銷比例也有所增加,但從整體來看,分銷依然是服務更多長尾客戶和開拓新市場的最有效方式。

          在這方面,原廠自己的人力不足,也不適宜在性價比低的領域做重運營,最終還是需要將主要精力投入新產品研發、供應鏈保障以及大客戶支撐,將更多客戶的合作與分銷商合作完成。

          對下游來說,隨著5G、物聯網、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產業發展,還會有大批傳統廠商迫切需要信息化轉型,也會有更多新的創業公司出現。它們同樣需要通過分銷商,來獲得供應鏈、物流、技術、金融等全方位的支持。

          而對IDH(獨立設計公司)來說,它們為中小型OEM/ODM廠商提供的解決方案,也需要通過分銷商,來快速獲得更多的客戶。

          更重要的是,隨著現代社會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和多樣化,制造業也從大批量的線性生產,逐漸向少量多樣的訂制化生產過渡。

          這正是分銷商的機會和挑戰。

          它們需要突破呆板落后的傳統分銷模式,找到或打造自身差異化的核心優勢,提供專業的服務,真正為上下游打造出一個靈活、快捷、方便的數字化供應鏈管理體系,幫助合作伙伴獲得更快的新品研發、更穩定的產品供應,并在競爭中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效率。

          這一步,邁過去就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邁不過就只能受人蠶食,坐等淘汰。

          大聯大的核心優勢,是擁有10多年的制造業供應鏈管理經驗,對上下游廠商的信息及彈性管理能力,都有深刻的理解和優勢。

          在此基礎上,大聯大已于2016年推出"大大網",面向下一個十年,展開全面布局。

          用大聯大控股執行長葉福海的話來說,就是:

          大聯大將依托大大網,借助互聯網平臺、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能力,逐步將供應鏈管理數字平臺化,轉型成一家數據驅動(Data-Driven)企業,最終與客戶共同建構一個智能供應鏈平臺的生態圈。

          如果說,過去15年,大聯大已經完成了規模化和精細管理化兩次大的發展躍升,那么,未來十年的數字化轉型,就將是為大聯大打開新一輪擴張機遇的"第三次革命"。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大聯大 元器件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杂多县| 宁化县| 天津市| 马关县| 大悟县| 保山市| 泰顺县| 陆丰市| 峨眉山市| 长岭县| 婺源县| 富源县| 柳林县| 西乌| 仁布县| 天峻县| 凭祥市| 云南省| 衡阳县| 襄城县| 武安市| 普兰店市| 锡林浩特市| 寻乌县| 阿城市| 天镇县| 凤翔县| 杨浦区| 江达县| 鹿邑县| 沽源县| 襄樊市| 波密县| 溧水县| 梁山县| 阳山县| 乌什县| 和静县| 盐山县| 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