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等國內面板廠商崛起 國產偏光片迎最好發展時機
明基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2/397899.htm大陸面板新產能持續開出,造成偏光片供應吃緊。有大陸客戶登門找上明基材,希望可以簽供貨合約、包下產能,確保供貨。
自2018年以來,明基材三條偏光片產線持續滿載,目前兩岸一線、二線廠商,幾乎都為其客戶,大陸客戶占比已逾三成。明基材2018年營收重返成長軌道,營收達127.64億元,相比前一年成長14.66%。今年1月營收11.84億元新臺幣,月增5.05%,年增11.96%,為2016年12月來最高。
偏光片大廠明基材料董事長陳建志表示,目前可撓顯示器是以OLED技術為主,偏光片是重要的零組件,而且扮演關鍵角色。公司是跟工研院技術合作,預計2019年就可達到量產能力,實際出貨狀況就要看客戶認證及拉貨進度而定。據悉,明基材柔性偏光片已打入大陸品牌大廠供應鏈,相關新品可能在2019年第二季上市。
此外,陳建志認為2019年營運展望很難預測,因為對面板業來說,面板產能大增、面板業還是會辛苦。但是偏光片的擴產速度跟不上面板擴產的速度,因此偏光片供需還是緊俏的,只是政經情勢變化是否會對終端消費變化產生影響,這要觀察,所以2019年很難預測。
至于偏光片的供需,由于偏光片現在只剩下合理的利潤,但是要投入又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人力,因此已經沒有廠商愿意再大幅投資擴充偏光片產能。明基材2019年會以現有產能盡量去滿足客戶的需求,即使產能利用率是緊俏的,也沒有擴產計劃。現在總共有3條線,整體產出面積已經超越當初還有南科廠時期的產出。
在新事業布局方面,明基才醫療產品營收去年成長30%,2019年擴大在東南亞和臺灣市場的耕耘,預期成長更優于去年。
誠美材
過去幾年,偏光片產業營運辛苦,降價壓力大,誠美材連續兩年虧損。不過誠美材看好大陸新廠擴充帶動的零組件需求攀升,與浙江錦江集團攜手,在大陸投資新廠。誠美材董事長何昭陽表示,偏光片新增產能有限,但是大陸面板新產能大量開出,偏光片供需轉趨吃緊。
昆山奇材目前有一條幅寬1.5米的生產線,2016年第2季量產,受惠大陸新產能開出,接單已超過產能,營運狀況持續改善。第二條2.5米新線預定2019年第4季量產,隨經濟規模提升,昆山廠可望獲利。西安新廠在2017年初動土,第一期預計規劃一條2.5米及一條1.5米生產線,以達最佳生產利用率配置。建廠及量產規劃預計2年完成,搶占65吋以上的超大尺寸電視面板市場。
受惠于偏光片價格回穩,而且供貨吃緊、出貨暢旺。誠美材2018年營收近128億元新臺幣,為近四年最佳。
美材董事長何昭陽指出,目前偏光板訂單仍旺盛,產能利用率可望維持高檔水位,其中又以電視應用成長性較高。
何昭陽進一步說明,誠美材昆山廠的2.5米超寬幅新產線,也預計將自2019年第四季開始進行試產,此將有助于未來進一步搶攻大尺寸電視市場,估計電視應用偏光片的銷售比重在2019年還會持續增加。
整體而言,何昭陽認為,大陸面板廠尤其是像8.6代、10.5代持續擴產還在進行,因此大尺寸偏光板市場需求也會持續成長,特別是以大尺寸產品的需求會成長最多。
為了應對產業發展趨勢,誠美材接下來也將持續優化臺灣現有4條線、以及昆山廠1條線等等1.5幅寬產線既有設備,以符合市場需求。
誠美材近年拓展大陸市場,已陸續打進京東方、天馬等陸廠供應鏈,去年虧損收斂;中國面板廠產能續開出,誠美材今年業績可望受惠。然而,誠美材經營權之爭尚未平息,董事長何昭陽雖保住位置,但日前總經理陳俊雄闖進公司,雙方爆發沖突,前景烏云未開。
LG化學
2018年1月17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株式會社LG化學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后者擬投資約3億美元,在廣州科學城建設大型制造工廠,生產大尺寸偏光片及封裝材料等產品,預計2019年建成投產,達產產值約20億元。這是廣州首個大型偏光片生產項目,將助力廣州打造“世界級平板顯示基地”,并輻射帶動華南地區平板顯示產業。LG化學是韓國LG集團的核心組成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大尺寸偏光片企業。

LG化學本次在華南地區布局首個偏光片項目,選址臨近創維等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重點平板顯示企業,充分貼近終端市場,不僅可以近距離服務本地客戶,還填補了廣州在大型偏光片生產制造項目的空白,為珠三角的平板顯示產業安上重要一環。
據了解,LG化學是韓國LG集團的核心組成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大尺寸偏光片企業,偏光片則是液晶面板三大關鍵原材料之一,隨著國內大規模、高密集建設的面板新產線陸續開建,大尺寸偏光片成長空間巨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