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智能電網綜述一、智能電網的核心內涵和技術框架

        智能電網綜述一、智能電網的核心內涵和技術框架

        作者: 時間:2011-12-15 來源:網絡 收藏


        (2) 用戶互動性:應通過各種通信手段向用戶發布實時電價信息,向用戶提供多種可供選擇的供電方案和控制手段,以實現需求側響應(Demand Response,DR),達到電網和用戶的雙贏。

        (3) 滿足21世紀需求的電能質量:通過先進的電力電子技術和控制技術,消除與頻率和電壓相關的各種電能質量問題,為用戶提供多種可選擇的電能質量和電價方案,以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

        (4) 大量可再生能源接入和分布式儲能:為各種分布式發電提供“即插即用”式(Plug and Play)的方便的接入和退出,補充集中式發電,通過微電網技術和電能變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分布式儲能融為一體,使各種清潔能源得到充分利用。

        (5) 成熟、強壯的電力市場:開放式電網和成熟的電力市場為所有的市場參與者提供透明、公平的競爭機會,通過市場的調節作用將電力系統的運行需求(調壓、調頻、穩定性)與用戶的需求(廉價、可靠、清潔)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消除輸電阻塞;

        (6) 優化資產管理,提供電網運行效率:通過對電網資產的運行狀態進行在線監測和潮流控制,提高設備利用率,實現重要設備的故障預警和狀態檢修,減小網損,提供電網的運行效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69.htm

        4 的技術框架

        主要由4部分組成[5]:

        (1) 高級量測體系(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AMI)

        (2) 高級配電運行(Advanced Distribution Operation,ADO)

        (3) 高級輸電運行(Advanced Transmission Operation,ATO)

        (4) 高級資產管理(Advanced Asset Management, AAM)

        4.1 高級量測體系AMI

        AMI主要功能是授權給用戶,使系統同負荷建立起聯系,使用戶能夠支持電網的運行。AMI包含許多技術和應用集成的解決方案,其技術組成和功能主要包括:

        1) 智能電表:可以定時或即時取得用戶帶有時標的分時段的(如15 min,l h等)或實時(或準實時)的多種計量值,如用電量、功率、電壓、電流和其他信息,事實上已成為電網的傳感器。

        2) 通信網絡:采取固定的雙向通信網絡,能把表計信息(包括故障報警和裝置干擾報警)接近于實時地從電表傳到數據中心,是全部高級應用的基礎。

        3) 計量數據管理系統(MDMS):這是一個帶有分析工具的數據庫,通過與AMI自動數據收集系統的配合使用,處理和儲存電表的計量值。



        關鍵詞: 智能電網 核心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盐津县| 宣恩县| 长武县| 莱芜市| 密云县| 柘城县| 萍乡市| 绥江县| 海阳市| 顺昌县| 南雄市| 沽源县| 东海县| 万载县| 鸡东县| 资溪县| 依安县| 永定县| 平邑县| 呼玛县| 宣城市| 通化市| 双城市| 玉田县| 蓬安县| 广德县| 张掖市| 禹州市| 三河市| 青川县| 玉环县| 衡水市| 会同县| 探索| 邵阳市| 莫力| 乌拉特前旗| 亳州市| 江门市| 沐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