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我國智能電網中推進分布式能源科學發展的分析

        我國智能電網中推進分布式能源科學發展的分析

        作者: 時間:2011-12-28 來源:網絡 收藏

        因此,我國在制定的相關政策時,需要抓住重點和薄弱環節,充分考慮與現行的政策法規相協調,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合理確定天然氣模式和規模

        在我國運營的天然氣分布式系統中,已經出現了由于裝機規模過大、運營方式不合理導致經濟性不高,以及采用單純上網發電導致資源浪費等問題。

        對于我國天然氣,應以資源效率最大化,技術經濟性最優化為原則,應堅持“以熱定電”的設計原則。對當地冷熱負荷的需求及特性進行深入,統籌考慮分布式能源資源、配電網結構、地區電網接納能力等因素,通過與集中供能方式進行經濟技術比較,在此基礎上確定合理裝機規模和運行方式,避免因建設規模過大,使得分布式系統的運行不經濟和單純發電上網,造成資源的浪費,這將違背分布式能源的發展初衷和目的。

        我國的分布式能源發展不能以微電網建設作為必需條件

        為了減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簡單并網對電網和用戶造成的沖擊,本世紀初,國外學者提出了微電網的概念和框架設計。微電網是以分布式能源技術為基礎,利用儲能和控制裝置,實現網絡內部電力電量平衡的微型供電網絡,其本質是新技術在配電網的應用,是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從全球來看,目前微電網技術依然還處于研發和試驗示范階段,微電網能量優化管理技術、保護控制技術、儲能技術尚未完全成熟,投資成本過高,國內外均有一些孤立運行的示范性項目,但是能夠真正實現聯網模式與孤島運行模式平滑過渡、無縫切換,經得起各種工況考驗的微電網幾乎沒有。因此,我們既要積極支持和促進微電網的研發與應用,又不能對其抱有不切實際的想法,其技術特別是經濟性問題的解決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從現實出發,我國的分布式能源發展不能以微電網建設作為必需條件。在大電網能夠覆蓋和延伸的范圍內,還是應充分發揮大電網的優勢,通過的建設,實現分布式能源有效接入,使得用戶的供電可靠性更有保障、經濟性更優。在微電網技術成熟和建設成本大幅下降后,在孤立偏遠地區、分布式能源規模較大地區,以及對電能質量和供電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戶,可考慮采用微電網等先進技術手段實現安全、可靠、經濟的電力供應。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州市| 策勒县| 册亨县| 大余县| 云和县| 九龙城区| 修文县| 岢岚县| 宁远县| 大关县| 哈巴河县| 乌海市| 富阳市| 鄱阳县| 马山县| 六枝特区| 阿合奇县| 华安县| 包头市| 高尔夫| 饶阳县| 区。| 宁阳县| 寿宁县| 芷江| 临清市| 竹北市| 普宁市| 泗阳县| 普格县| 建始县| 澎湖县| 仙居县| 高台县| 胶州市| 平山县| 穆棱市| 永新县| 新密市| 汉川市|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