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印發VR發展指導意見:到2025年掌握關鍵核心專利和標準
(三)推進重點行業應用
引導和支持“VR+”發展,推動虛擬現實技術產品在制造、教育、文化、健康、商貿等行業領域的應用,創新融合發展路徑,培育新模式、新業態,拓展虛擬現實應用空間。
——VR+制造。推進虛擬現實技術在制造業研發設計、檢測維護、操作培訓、流程管理、營銷展示等環節的應用,提升制造企業輔助設計能力和制造服務化水平。推進虛擬現實技術與制造業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的融合,實現生產現場數據的可視化管理,提高制造執行、過程控制的精確化程度,推動協同制造、遠程協作等新型制造模式發展。構建工業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和虛擬現實相結合的智能服務平臺,提升制造業融合創新能力。面向汽車、鋼鐵、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行業,推進虛擬現實技術在數字化車間和智能車間的應用。
——VR+教育。推進虛擬現實技術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領域和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實驗性、演示性課程中的應用,構建虛擬教室、虛擬實驗室等教育教學環境,發展虛擬備課、虛擬授課、虛擬考試等教育教學新方法,促進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個性化學習,推動教、學模式轉型。打造虛擬實訓基地,持續豐富培訓內容,提高專業技能訓練水平,滿足各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培訓需求。促進虛擬現實教育資源開發,實現規模化示范應用,推動科普、培訓、教學、科研的融合發展。
——VR+文化。在文化、旅游和文物保護等領域,豐富融合虛擬現實體驗的內容供應,推動現有數字內容向虛擬現實內容的移植,滿足人民群眾文化消費升級需求。發展虛擬現實影視作品和直播內容,鼓勵視頻平臺打造虛擬現實專區,提供虛擬現實視頻點播、演唱會、體育賽事、新聞事件直播等服務。打造虛擬電影院、虛擬音樂廳,提供多感官體驗模式,提升用戶體驗。建設虛擬現實主題樂園、虛擬現實行業體驗館等,創新文化傳播方式。推動虛擬現實在文物古跡復原、文物和藝術品展示、雕塑和立體繪畫等文化藝術領域應用,創新藝術創作和表現形式。
——VR+健康。加快虛擬現實技術在醫療教學訓練與模擬演練、手術規劃與導航等環節的應用,推動提高醫療服務智能化水平。推動虛擬現實技術在心理輔導、康復護理等環節的應用,探索虛擬現實技術對現有診療手段的補充完善,發展虛擬現實居家養老、在線診療、虛擬探視服務,提高遠程醫療水平。
——VR+商貿。順應電子商務、家裝設計、商業展示等領域場景式購物趨勢,發展和應用專業化虛擬現實展示系統,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地產、家居、家電、室內裝修和服飾等虛擬設計、體驗與交易平臺,發展虛擬現實購物系統,創新商業推廣和購物體驗模式。
(四)建設公共服務平臺
依托行業龍頭企業、行業組織和金融機構等其他第三方機構,面向虛擬現實產業發展需要,建設和運營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技術攻關、資金支持、成果轉化、測試推廣、信息交流、創新孵化等服務,推動構建集規模化創新、投資、孵化和經營為一體的虛擬現實生態系統,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共性技術創新服務。圍繞虛擬現實產業技術創新需求,以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支撐為重點,集聚骨干企業、知名高校院所及虛擬現實領域專業實驗室、研究院、研發中心、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等創新機構資源,共同推進虛擬現實共性技術創新。指導和幫助企業、專業機構申報國內、國際專利,及時形成知識產權。探索建立虛擬現實科技成果轉化和激勵機制,推動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域的成果轉化。
——創新創業孵化服務。整合創新創業要素資源,提供開放式、低成本、便利化的全要素綜合服務,推動虛擬現實創新資源共建共享,提供虛擬現實研發資源。支持各類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載體面向虛擬現實領域打造專業化、全流程覆蓋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為初創企業和創新團隊提供創業輔導、創新資金、輔助技術、法律幫扶、教育培訓等服務。
——行業交流對接服務。集聚行業組織和第三方機構服務資源,建立虛擬現實產業信息交流與合作對接公共服務體系,提供虛擬現實產業咨詢培訓、項目對接、應用促進、技術交易、成果轉化、知識產權、會展商務、融資租賃、人力資源、行業研究等服務,促進產業信息共享,推動產業生態發展。
(五)構建標準規范體系
發揮標準對產業的引導支撐作用,建立產學研用協同機制,健全虛擬現實標準和評價體系。加強標準體系頂層設計,著力做好基礎性、公益性、關鍵性技術和產品的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工作,有效支撐和服務產業發展。著力推動標準國際化工作,加快我國國際標準化進程。
——建立標準規范體系。研究確定虛擬現實綜合標準化頂層設計,構建虛擬現實領域標準化體系,提出標準化路徑和時間表。鼓勵發展具有引領促進作用的團體標準,完善團體標準轉化機制,形成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機制。積極引導和支持國內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加快重點標準研制。加大基礎類、安全類、應用類等標準制定力度,規范接口數據、程序接口、互聯互通等標準,推進不同產品和應用系統間互換互認。制定符合人體視覺、聽覺習慣和滿足生理、心理健康要求的虛擬現實產品安全和健康等標準,提高虛擬現實產品基本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制定根據兒童、青少年、成人、特殊人群等不同受眾人群劃分的內容分級標準體系。
——開展檢測認證工作。研究建立虛擬現實產品檢驗檢測與評估機制,構建涵蓋虛擬現實技術、產品、服務等方面的測試評估體系,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虛擬現實重點標準宣貫和產品質量評估測試工作。組織開展對市場主流虛擬現實產品的標準符合性測試,發布質量分析報告。
(六)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強化虛擬現實系統平臺安全防護能力建設。研究針對虛擬現實的攻擊監測及防御技術,推動針對虛擬現實重點產品的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加強安全威脅信息共享,及時發布虛擬現實安全漏洞風險和預警信息,推動政府、行業、企業間的虛擬現實安全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
加強虛擬現實領域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落實數據安全和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政策文件要求,針對虛擬現實產業技術及產品特點,指導企業規范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和銷毀等行為,提升企業在開展虛擬現實業務過程中對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水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