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怎樣才能連續發表高水平論文?顏寧這樣回答

        怎樣才能連續發表高水平論文?顏寧這樣回答

        作者: 時間:2018-10-31 來源:網絡 收藏

          北京時間10月30日消息,10月27-29日,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本次大會以“科學促進美好生活( Science for Better Life )” 為主題,圍繞醫學與健康、農業與食品安全、環境科學、生物技術與經濟、衛生政策等領域,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和最新成果展示,包括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400余位國內外生命科學領域頂尖科學家進行深入交流研討。在大會上,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顏寧教授接受了新浪科技的采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0/393624.htm

          近些年來,顏寧的成果頗多,10月份,顏寧剛剛在《科學》雜志發表兩篇重量級研究成果,利用冷凍電鏡技術,解析出人源電控離子通道的一類Nav1.4-β1復合物,加上6月份發表那篇《科學》論文,短短幾個月,顏寧已經發表了三篇高水平的文章。如何能在短時間內連續發表高水平論文,這其中有何訣竅?對此,顏寧笑稱,這只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而已,她前面播了十年的種,現在終于有收獲而已。她解釋這三篇文章他們之前做實驗花費的時間極不一樣,只是湊巧在一塊發表罷了。

          顏寧之前經常開玩笑說,她要能解析出人的鈉離子通道結構蛋白,就可以申請退休了。但現在當她真的做出來這項成果時,又有更多問題在面前展開了。

          顏寧告訴新浪科技記者,如果只是靠當年的晶體學,她二三十年可能都不一定能做出來目前的成果,正是因為有了電鏡技術的革新,加上課題組的學生特別優秀,所以才有目前的研究成果。據顏寧透露,她的實驗室目前有一名博士,九位博士后,其中六位博士后是來自清華。

          冷凍電鏡技術助力結構生物學

          據顏寧介紹,在過去的五年里,機構生物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歸功于冷凍電鏡技術,去年,該技術也獲得了諾貝爾獎。顏寧認為,在以晶體學為主研究結構的時代,通過結晶獲得結構難度巨大,所以很多人把拿到結構作為研究的終極目標,反而忽略了生物二字。

          除了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比較大的成就外,顏寧一直在不同場合鼓勵女性從事科研工作。

          顏寧介紹說,無論在大學錄取時,還是在實驗室做實驗時,女孩子和男孩子們沒有任何區別,大家都是玩命做實驗,然后該發好文章發好文章,但是到最后,為什么成為教授的女孩子反而很少呢?這個現象引起了顏寧的關注。所以從2015年開始,顏寧便每年在清華大學組織女科學家論壇,借此來呼吁更多人關注女性科研工作者群體面臨的與性別有關的問題和挑戰。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梦县| 邹平县| 纳雍县| 高邮市| 长丰县| 庆阳市| 灌云县| 邛崃市| 霍城县| 杭锦旗| 江山市| 临邑县| 松滋市| 永泰县| 调兵山市| 昌图县| 股票| 德钦县| 若尔盖县| 甘孜县| 启东市| 新源县| 泽普县| 新田县| 大兴区| 宜宾市| 垣曲县| 稻城县| 曲阳县| 黔西县| 景谷| 文成县| 丘北县| 东光县| 竹山县| 祁东县| 和平县| 镇康县| 博客| 西藏|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