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世界大事件:IBM擬收購紅帽,劍指云計算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周日IBM宣布將以340億美元的現金交易收購全球著名的開源解決方案供應商紅帽。兩家公司發布的聯合聲明表示,IBM將以每股190美元的價格收購紅帽全部已發行的普通股,并計劃將紅帽合并到IBM混合云部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0/393547.htmIBM在過去十年里深入研究人工智能(通過Watson)和區塊鏈領域,卻始終沒有做出令人驚嘆的成就,如今,這家公司終于決定回歸到它最擅長的老本行:企業服務。
紅帽作為一家全球開源、企業級IT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和財富500強中超過90%的公司有業務方面的往來,該公司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尤其是在云計算和Linux生態系統。
紅帽的皇冠級技術產品無疑是提供PaaS云服務的OpenShift容器應用平臺,與Salesforce旗下的Heroku和Google App Engine直接競爭。另外,不少商業環境部署了紅帽開發的RHEL操作系統,包括工作站、服務器和超級計算機。
在過去的25年里,紅帽大量投資了涵蓋容器、無服務器計算、存儲、大數據文件系統等各類企業友好型技術,而IBM將因此次收購掌握所有的這些技術。
此次收購舉動不僅對這兩家公司意義重大,對Linux生態系統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歸根結底,紅帽是幾個主要Linux項目的熱心貢獻者,在開發Libre Office、GNOME以及這些軟件的內核方面都發揮了必不可少的作用。2016年,紅帽被認為是Linux內核的第二大貢獻者,僅次于半導體巨頭公司Intel。
因此,很多人忍不住擔心這次收購會阻礙主要Linux項目的進程。畢竟,IBM對轉移優先級并不陌生,也敢于按照市場需求縮減付出和勞動力,參考IBM OS/2開發團隊的例子便可得知一二。

不過,就目前情況來看似乎沒有什么可擔心的。
首先,紅帽和IBM雙方均強調了紅帽將照常對開源做出貢獻。通過這次收購,IBM會使紅帽繼續致力于的開放管理、開源貢獻、開源社區和開發模型的參與,以及其廣泛的開發者生態系統的建造。此外,IBM和紅帽也將通過專利許可、GPL合作承諾、開源發明網絡和LOT網絡等途徑繼續支持開源自由。
心懷擔憂的Linux愛好者和開發者如果回溯IBM的發展歷史,不難看出IBM在過去一直是Linux和Linux相關項目的堅定貢獻者。
1999年微軟憑借Windows重獲桌面和服務器的勝利時,IBM首次宣布支持免費的操作系統,而那時的Linux遠不像今天這樣成熟。
2001年,IBM邀請了《星際迷航》的演員Avery Brooks并花費2.1億美元進行了集中的廣告活動來宣傳該公司對Linux的熱情。
到2008年,IBM聘請了近600名開發人員跨越式合作開發了100多個Linux項目及其內核,包括Xen、Linux工具鏈、Apache、Eclipse等。
簡而言之,IBM很長一段時間將Linux視為自身的生命線。該公司在過去的19年里通過捐贈資金或聘用開發者的方式已經花費了數以千萬計美元的財力來支持Linux生態系統。盡管這并非出于純粹的利他主義,但不可否認IBM對Linux產生了深刻的積極影響。
展望未來,IBM收購紅帽此舉對其他標志性的科技公司、甚至對更廣闊的Linux生態系統而言意味著什么,這才是更值得人們深思的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