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莊高精尖產業新政發布:每年安排100億元專項資金
10月11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簡稱開發區)發布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將每年安排100億元資金,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新能源智能汽車、智能制造裝備和機器人、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等產業的高精尖項目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0/392863.htm據悉,該實施辦法主要圍繞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創新示范、創新產業集聚、高端人才發展、宜居宜業建設五個方面,提出“高精尖十條”系列產業政策。
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主要聚焦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高端環節,每年將安排50億元財政專項資金設立高精尖產業基金,支持重大項目落地;每年將安排5億元財政專項資金設立科技創新基金,重點支持高成長、高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鼓勵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技術創新示范方面,將主要聚集于“硬技術”,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創新產業集聚將對新引進高精尖項目給予企業綜合稅收、貸款貼息、房租、個稅獎勵等支持,對高速發展的規模企業和納入創新型培育計劃的中小型企業骨干團隊給予獎勵。
高端人才發展方面,每年安排2億元領軍人才專項資金,對“亦麒麟”領軍人才、“博大貢獻獎”獲批人才給予獎勵支持等。
宜居宜業建設方面,將在智慧城市、大氣治理、水治理、交通出行、節能減碳、綠色建筑等方面加大支持投入,建設綠色低碳宜居新城。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三城一區”中的“一區”,承載來自“三城”的創新成果和高精尖項目、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任務。目前,北京亦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02家,各類研發機構超過300家。其中,國家級研發機構222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0家,博士后工作站23家。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開發區企業累計轉化各類專利技術約4萬件,專利轉化率達到90%以上;研制出國際領先、填補空白的新產品超過240種。
此外,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開發區有比較完善的產業鏈,相對完整的創新體系。跨國公司較多,企業技術和產品普遍處于產業鏈高端環節,與國內外科技界有著廣泛的合作基礎,同時這些企業在參與全球競爭的過程中有著強烈的技術創新、產品升級需求。據悉,下半年開發區將正式認定一批開發區的中試基地,并給予配套支持,加強開發區在中試放大、成果轉化、驗證測試等環節的中試服務,打造開發區的承載特色,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的承載功能。
《辦法》實施后,開發區將力爭到2020年形成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15家百億級企業,80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成長創新型企業、20家國家級和市級技術創新中心、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以上,現代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超過8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