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無人駕駛嘗試入華,已在上海成立獨資公司
晚間消息,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一家名為慧摩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5月在上海自貿區注冊,該公司為WAYMO LLC 100%持股,而WAYMO正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無人駕駛公司。在今年7月份,上海經信委官方曾表示將積極爭取谷歌Waymo無人駕駛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上海,如此看來已邁出了正式的一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91128.htm資料顯示,這家慧摩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商務信息咨詢,企業管理咨詢,貿易信息咨詢,供應鏈管理咨詢,物流信息咨詢,自動駕駛汽車部件及產品的設計、測試提供相關配套服務,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子公司Waymo在自動駕駛領域目前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公開數據顯示,其已完成800萬英里(約1287萬公里)自動駕駛汽車公共道路測試,模擬測試里程也達到了50億英里(約80.47億公里),Waymo計劃今年下半年向部分地區的美國消費者推出無人駕駛服務,此前他們已經在美國鳳凰城啟動了無人駕駛服務,當地大約400名居民獲得了參與無人駕駛服務測試的資格,可通過手機端應用可以呼叫Waymo無人駕駛車。
目前,慧摩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為Kevin Bradley Vosen,他于2016年7月加入Waymo,這也是谷歌無人車團隊第一位法律總顧問,專門負責打理政府關系及法律政策……當時他加入谷歌無人駕駛團隊被外界解讀為谷歌自動駕駛項目人員配置越來越完備,一是為了將來在遇到像特斯拉發生的傷亡事故時,及時在法律和公共關系上做出正確的反應;再者,就是希望自動駕駛項目可以盡快獨立運營。
早在2009年,Google X實驗室就正式啟動無人駕駛項目,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這個領域只有谷歌一個玩家。
此前,摩根士丹利分析師Brian Nowak認為,Waymo估值達700億美元。而不久前,Brian Nowak在其最新的研報中稱,考慮到谷歌旗下無人駕駛汽車公司Waymo對于交通、零售以及房地產信托基金(REIT)的潛在影響,其大幅上調其對于的估值至175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認為,Waymo1750億美元的估值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價值800億美元的自動出租車業務、價值900億美元的物流業務、以及價值70億美元的專利許可業務。
過去幾年,Waymo相繼亮出了在無人駕駛領域的重要成就:
2015年10月,Waymo完成了全球首次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旅程,一位盲人乘客坐在沒有人為干預控制以及安全司機的“螢火蟲”中,安全地行駛過奧斯汀市街區。業界認為,這是無人駕駛技術邁向應用領域的一次里程碑事件。“ 螢火蟲 ”沒有方向盤和腳踏板,是一輛真正的L5級無人駕駛汽車。
2016年,Waymo無人駕駛汽車行駛1000英里需要人類干預的次數降至0.2次,這一成績大幅領先于競爭對手,相比之下,2015年日產的無人駕駛汽車每1000英里需人類干預71次。
Waymo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有全無人駕駛汽車(車內無人)上路權限的公司。實現這一切的技術是由一系列由機器學習驅動的復雜神經網絡,但直至現在,外界對 Waymo的技術仍知之甚少。以多種標準衡量,Waymo在這場無人駕駛汽車競賽中都遙遙領先,Waymo驕傲地宣傳著它擁有當前最先進的無人駕駛系統(大腦)。
它當下的成功離不開以下幾個因素:其姊妹公司Google在AI投資上搶得先機;Google完成的幾項戰略性收購;Waymo與Google內部AI研究員團隊的緊密合作關系。
Waymo內部還配備有技術指導、派遣員、應急處置小組和乘客支持人員。技術指導確保車輛傳感器始終處于最佳狀態;派遣員保證行駛中的車輛路線與數目,并派送駕駛員測試新性能;應急處置小組監控實時路況,保證交通安全通暢;還有乘客支持人員確保乘客的旅途安全。
乘客只要一按控制臺上的按鈕或者使用Waymo app就能與支持人員取得聯系,詢問如何連接音樂設備或者如何在中途變動目的地等相關問題。
項目發言人布魯斯(Perez)稱,“雖然車輛本身已經能確保安全,但是工作團隊的確認能使得旅程更加便利。”
自去年4月Waymo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發布“試乘計劃”以來,已有數百名用戶乘坐Waymo汽車環游城市,由于需求增多,位于亞利桑那州錢德勒小城的Waymo操控中心擴大了一倍,為今后車隊的擴容做足了準備,今年還將有62,000量迷你貨車加入自動駕駛車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