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汽車時代分水嶺:誰在真正研發智能汽車?
“智能汽車的核心在運營,不在制造。目前中國整車廠在研發智能汽車的,只有上汽、吉利、蔚來、小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90853.htm8月15日,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在小鵬汽車品牌日發表演講用到的兩張PPT,瞬間讓小鵬汽車成為汽車界輿論渦旋的中心。
質疑聲和抨擊隨之而來。有人直批何小鵬“不懂汽車制造”、“不尊重汽車業”,有人質疑何小鵬憑什么斷言,中國研發智能汽車的只有他口中的四家?只在內部小范圍交付首款量產車的小鵬汽車,支撐這番言論的底氣在哪里?
對此,一天之后,何小鵬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回應:“僅僅從PPT的照片來看,的確會產生歧異。我所說的智能汽車不是某一款智能汽車的制造,而是個生態。所以完整的說法應該是,智能汽車生態的核心在于運營不在于制造。”
除了炒作、造勢的爭議之外,從何小鵬的解釋背后可以看到,在汽車“新四化革命”中,新勢力開始發現,它們撬動傳統汽車業的支點,或許不是電動化而是智能化。
“智能汽車絕不是傳統汽車與智能感配置的簡單疊加。”何小鵬的一番話似乎觸動的是傳統車企的敏感神經,因為這或許正是目前部分車企發展智能化的方式。
盡管互聯網思維是造車新勢力研發智能汽車的優勢,但傳統汽車企業也在完成“大象轉身”,要發展智能汽車,留給新勢力們的窗口時間并不長。
“目前智能汽車潛在的問題很多,新造車企業規模小可以大膽試錯,但本身不可能比傳統車企快。”一位汽車電子技術工程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智能是下一個時代的分水嶺
作為這批造車勢力中最懂互聯網的人之一,何小鵬將互聯網創業的“造勢手法”復制到了汽車界。
這已經不是何小鵬第一次因為過激的言論而受到汽車業關注。就在半個月前,何小鵬與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的“交付賭約”,為小鵬汽車博得了不少眼球。
事實上,在去年8月29日正式加入小鵬汽車一年時間以來,何小鵬的骨子里仍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互聯網人。
不可否認,他給小鵬汽車帶來了阿里巴巴和小米的背書,讓小鵬汽車躋身造車新勢力頭部陣營;他在朋友圈經常發表犀利觀點,他是特斯拉最忠實的粉絲,又與同行定下“交付賭約”。
這一次,他試圖讓小鵬汽車跳出“新建新能源企業”的狹隘定義,并給小鵬汽車套上智能汽車的“外衣”,押注智能汽車。
“電動汽車或者新能源汽車絕不是下一個汽車時代,如果當大眾、豐田這樣的企業全面進入新能源化,中國很難再出現顛覆性的變化。一定只有智能才能讓中國的汽車產生中國的特色,智能才是下一個汽車時代的分水嶺。”何小鵬說。
何小鵬認為,這些智能感配置與傳統汽車的結合,并不能給消費者帶來真正好用和有效的智能體驗。而只有將電動引擎和數據引擎做驅動,通過智能制造,才能跨過汽車時代的下一個分水嶺。
和很多造車新勢力常常談及智能手機的發展史一樣,何小鵬也試圖用智能手機舉例,重新給智能汽車生態下定義。
“無論基于安卓系統還是IOS系統,制造廠商都需要對軟件、硬件標準進行規范,這是一個生態系統。只有很好地運營這樣的生態,才會有大量的用戶,沒有運營,只有硬件也沒有用。”何小鵬表示。
由此類推,他認為今天的智能汽車生態還處在最早期的階段。每一家廠商、甚至每一家廠商的不同車型,在智能化的規范、要求是不統一的,這導致廠商很難產生針對這一群智能汽車用戶和智能汽車生態,形成統一的產品內容與服務。
為什么只有四家?
事實上,智能化已經是傳統車企的重要發展戰略,很多主機廠都在為推進智能化作出努力。然而,何小鵬表示,目前在國內只有上汽、吉利、小鵬、蔚來四家汽車企業在做智能汽車的深度研發。
何小鵬的核心觀點很清晰,智能汽車最重要的就是依靠自研或者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統從事研發。在他看來,判斷整車廠是否在研發制造智能汽車有兩個條件:是否在自研或者深度定制操作系統;是否自研自動駕駛。
“我從組織體系來看,我說的這幾家公司真的在干智能系統,真的在干自動駕駛,真的是想把有一些車做出來,可能我認為他們在這個方向在做。但是其他的整車廠,可能在不同的方面都在做,只是我沒有看到或者說我從組織結構上沒有看到足夠的內容。”何小鵬說。
他進一步表示,“今天我們看智能汽車的上半場,最重要的是讓這個車有硬件,有大腦、有網絡、安全、可升級、可運營,上面有各種各樣的能力。而在中國整車廠里面,只有上汽和阿里合作做斑馬的OS系統”。
“造車新勢力作為行業新兵,其推出的汽車自然要用智能化作為賣點,吸引消費者。但是傳統整車廠的智能化實力不見得比新勢力弱,甚至更強。只不過在傳統整車廠的整體戰略中,智能化只是其一部分。”有汽車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不過,目前傳統汽車工業的制造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如何迎接智能化的變革,確實是傳統車企需要思考的問題。
事實上,小鵬汽車不是第一家表示要打造智能汽車生態的企業。近年來,傳統車企加大人力和資金等方面的投入。上汽“斑馬”、到吉利“吉客”和奇瑞“雄獅”,這些傳統車企的智能化布局,都是要打造智能生態系統。
在智能汽車研發方面,造車新勢力的優勢在于,互聯網、AI、軟件快速迭代等技術,傳統車企因為體量龐大難以在短時間內大規模應用,這給了造車新勢力試錯的機會。
從未來的角度來看,智能汽車的競爭核心或許是運營的能力。但對造車新勢力而言,目前更加重要的是活在當下。
目前,小鵬汽車對外展示的智能化,主要是全場景化的自動泊車功能。何小鵬口中的“智能汽車生態”未來如何實現,還需要經歷長時間探索。小鵬汽車的智能化到底能否為其謀得市場位置,則需要年底前正式全面上市交付的首款SUV G3來檢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