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IDC:2018年亞太地區智慧城市技術支出將達300億美元

        IDC:2018年亞太地區智慧城市技術支出將達300億美元

        作者: 時間:2018-08-17 來源:安防知識網 收藏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全球智能城市支出指南》預計,2018年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智能城市項目的技術支出將達到300億美元。報告指出,隨著政府加持和技術投資的加大,到2022年,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智能城市項目的技術支出將達到544億美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90694.htm

          報告顯示,固定視頻監控、先進公共交通、智能交通管理和智能戶外照明項目被認為是項目支出增長最快的項目,2017年這些項目的技術支出為25.86億美元,2018年將占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智能城市項目的總技術支出的35%以上。然而,官方可穿戴設備(Fitbit/智能眼鏡)和車聯網(V2X)連接性將是支出增長最快的項目,其五年內(2017—2022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36.9%和44.4%。


        IDC:2018年亞太地區智慧城市技術支出將達300億美元


          硬件產品依舊占據技術總支出的榜首位置,占2018年總體支出的38.1%,其未來五年內將以14.4%的復合年增長率保持線性增長,到2022年將達到194億美元。其次是服務業,其2018年的技術支出為89億美元。緊跟其后的則為軟件和連接。而在這五年內,服務業的增長速度最快,其年復合增長率為18.4%。其中,地方政府部門是服務業和硬件產品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最大限度地使用固定視覺監控和智能戶外照明用例。這些用例吸引了整個地區的大量投資。

          值得提及的是,由于對追蹤公民行動的視頻信息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固定視頻監控將成為中國的主要支出來源,占2018年中國技術總支出的17.3%,預計中國各地的監控系統和面部識別系統都將迎來巨額投資。在人工智能(AI)技術的加持下,中國已經部署了大約2000萬部安全攝像頭來定位和追蹤犯罪分子。到2020年,中國將在全國范圍內完成面部識別和監控網絡的建設,通過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對城市居民進行幾乎全面的監控。

          IDC亞太市場分析師Malini Swamy表示:“數據驅動的公共安全和智能交通是針對城市人口增長的兩項重點投資。然而,我們也發現了平臺相關和智能照明相關用例正在顯著增長。”

          IDC亞太區公共部門負責人Gerald Wang表示,“通過技術創新和企業合作亞太地區的城市正面臨著不斷提供智能、宜居和可持續城市生態系統的挑戰。這些都需要城市必須明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難點,不斷分析技術快速發展對城市向智能轉型的影響,以及頒布相關政策進行扶持。”



        關鍵詞: 智慧城市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安县| 兴义市| 益阳市| 临城县| 射阳县| 德阳市| 绥化市| 桂阳县| 探索| 绥芬河市| 县级市| 凌海市| 镇赉县| 文水县| 进贤县| 宁明县| 桑日县| 新津县| 郴州市| 克什克腾旗| 麻城市| 嘉善县| 乌兰察布市| 偃师市| 河西区| 丹寨县| 龙江县| 元朗区| 姜堰市| 牟定县| 集贤县| 都匀市| 武强县| 长乐市| 金平| 望都县| 海口市| 宝兴县| 锦屏县| 白银市|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