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shù) > 設(shè)計應(yīng)用 > 加法器電路原理圖解

        加法器電路原理圖解

        作者: 時間:2018-08-07 來源:網(wǎng)絡(luò) 收藏

        在計數(shù)體制中,通常用的是十進制,它有0,1,2,3,…,9十個數(shù)碼,用它們來組成一個數(shù)。但在數(shù)字電路中,為了把電路的兩個狀態(tài)(1態(tài)和0態(tài))和數(shù)碼對應(yīng)起來,采用二進制較為方便,二進制只有0和1兩個數(shù)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85580.htm

        二進制加法器是數(shù)字電路的基本部件之一。二進制加法運算同邏輯加法運算的含義是不同的。前者是數(shù)的運算,而后者表示邏輯關(guān)系。二進制加法是“逢二進一”,即1+1=10,而邏輯加則為1+1=1。

        1、半加器

        所謂“半加”,就是只求本位的和,暫不管低位送來的進位數(shù)。半加器的邏輯狀態(tài)表見表1。

        表1半加器邏輯狀態(tài)表

        其中,A和B是相加的兩個數(shù),S是半加和數(shù),C是進位數(shù)。

        由邏輯狀態(tài)表可寫出邏輯式:

        并由此畫出圖1(a)的邏輯圖。圖1(b)是半加器的邏輯符號。

        (a)邏輯圖

        (b)邏輯符號

        圖1半加器邏輯圖及其邏輯符號

        2、全加器

        當多位數(shù)相加時,半加器可用于最低位求和,并給出進位數(shù)。第二位的相加有兩個待加數(shù),還有一個來自低位送來的進位數(shù)。這三個數(shù)相加,得出本位和數(shù)(全加和數(shù))和進位數(shù),這就是“全加”,表2是全加器的邏輯狀態(tài)表

        全加器可用兩個半加器和一個或門組成,如圖2(a)所示。在第一個半加器中相加,得出的結(jié)果再和在第二個半加器中相加,即得出全加和。兩個半加器的進位數(shù)通過或門輸出作為本位的進位數(shù)。圖2(b)是全加器的邏輯符號。

        (a)邏輯圖

        (b)邏輯符號

        圖2 全加器邏輯圖及其邏輯符號

        例1、用4個全加器組成一個邏輯電路以實現(xiàn)兩個4位的二進制數(shù)A—1101(十進制為13)和B—1011(十進制為11)的加法運算。

        解:

        邏輯電路如圖3所示,和數(shù)是S—11000(十進制數(shù)為24)。根據(jù)全加器的邏輯狀態(tài)表自行分析。

        這種全加器的任意一位的加法運算,都必須等到低位加法完成送來進位時才能進行。這種進位方式稱為串行進位,它的缺點是運算速度慢,但其電路比較簡單,因此在對運算速度要求不高的設(shè)備中,仍不失為一種可取的全加器。T692集成加法器就是這種串行加法器。

        圖3 例1的邏輯圖



        關(guān)鍵詞:

        評論


        相關(guān)推薦

        技術(shù)專區(qū)

        關(guān)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辰区| 渑池县| 厦门市| 常熟市| 广饶县| 洪江市| 乐陵市| 乐亭县| 娱乐| 类乌齐县| 胶南市| 英吉沙县| 马尔康县| 新余市| 山阴县| 淅川县| 彰化县| 茌平县| 荔波县| 长阳| 玉环县| 双桥区| 景洪市| 吉木乃县| 包头市| 建昌县| 抚松县| 敖汉旗| 磴口县| 博野县| 广宗县| 平安县| 湟源县| 信宜市| 罗田县| 临漳县| 马关县| 汤原县| 伊春市| 云龙县| 南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