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STM32學習筆記:通用定時器基本定時功能

        STM32學習筆記:通用定時器基本定時功能

        作者: 時間:2018-07-24 來源:網絡 收藏

        1.的Timer簡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7/383598.htm

        中一共有11個定時器,其中2個高級控制定時器,4個普通定時器和2個基本定時器,以及2個看門狗定時器和1個系統嘀嗒時鐘。今天主要是學習8個定時器。

        定時器其中TIM1和TIM8是能夠產生3對PWM互補輸出的高級定時器,常用于三相電機的驅動,時鐘由APB2的輸出產生。TIM2-TIM5是普通定時器,TIM6和TIM7是基本定時器,其時鐘由APB1輸出產生。由于的TIMER功能太復雜了,所以只能一點一點的學習。因此今天就從最簡單的開始學習起,也就是TIM2-TIM5普通定時器的。

        2.普通定時器TIM2-TIM5

        2.1 時鐘來源

        計數器時鐘可以由下列時鐘源提供:

        內部時鐘(CK_INT)

        外部時鐘模式1:外部輸入腳(TIx)

        外部時鐘模式2:外部觸發輸入(ETR)

        內部觸發輸入(ITRx):使用一個定時器作為另一個定時器的預分頻器,如可以配置一個定時器Timer1而作為另一個定時器Timer2的預分頻器。

        由于今天的學習是最基本的,所以采用內部時鐘。TIM2-TIM5的時鐘不是直接來自于APB1,而是來自于輸入為APB1的一個倍頻器。這個倍頻器的作用是:當APB1的預分頻系數為1時,這個倍頻器不起作用,定時器的時鐘頻率等于APB1的頻率;當APB1的預分頻系數為其他數值時(即預分頻系數為2、4、8或16),這個倍頻器起作用,定時器的時鐘頻率等于APB1的頻率的2倍。通過倍頻器給定時器時鐘的好處:APB1不但要給TIM2-TIM5提供時鐘,還要為其他的外設提供時鐘;設置這個倍頻器可以保證在其他外設使用較低時鐘頻率時,TIM2-TIM5仍然可以得到較高的時鐘頻率。

        2.2 計數器模式

        TIM2-TIM5可以由向上計數、向下計數、向上向下雙向計數。向上計數模式中,計數器從0計數到自動加載值(TIMx_ARR計數器內容),然后重新從0開始計數并且產生一個計數器溢出事件。在向下模式中,計數器從自動裝入的值(TIMx_ARR)開始向下計數到0,然后從自動裝入的值重新開始,并產生一個計數器向下溢出事件。而中央對齊模式(向上/向下計數)是計數器從0開始計數到自動裝入的值-1,產生一個計數器溢出事件,然后向下計數到1并且產生一個計數器溢出事件;然后再從0開始重新計數。

        2.3 編程步驟

        1. 配置系統時鐘;

        2. 配置NVIC;

        3. 配置GPIO;

        4. 配置TIMER;

        其中,前3項比較簡單,在此就不再贅述了。第4項配置TIMER有如下配置:

        (1) TIM_Perscaler來設置預分頻系數;

        (2) TIM_ClockDivision來設置時鐘分割;

        (3) TIM_CounterMode來設置計數器模式;

        (4) TIM_Period來設置自動裝入的值

        (5) TIM_TimeBaseInit(TIM_TypeDef* TIMx,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InitStruct)

        (6) TIM_ITConfig()來開啟TIMx的中斷

        (7) TIM_Cmd(TIM_TypeDef* TIMx, FunctionalState NewState)

        其中(1)-(4)步驟中的參數由TIM_TimerBaseInitTypeDef結構體給出。步驟(1)中的預分頻系數用來確定TIMx所使用的時鐘頻率,具體計算方法為:CK_INT/(TIM_Perscaler+1)。CK_INT是內部時鐘源的頻率,是根據2.1中所描述的APB1的倍頻器送出的時鐘,TIM_Perscaler是用戶設定的預分頻系數,其值范圍是從0 – 65535。

        步驟(2)中的時鐘分割定義的是在定時器時鐘頻率(CK_INT)與數字濾波器(ETR,TIx)使用的采樣頻率之間的分頻比例。TIM_ClockDivision的參數如下表:

        TIM_ClockDivision

        數字濾波器(ETR,TIx)是為了將ETR進來的分頻后的信號濾波,保證通過信號頻率不超過某個限定。

        ARM中,有的邏輯寄存器在物理上對應2個寄存器,一個是程序員可以寫入或讀出的寄存器,稱為preload register(預裝載寄存器),另一個是程序員看不見的、但在操作中真正起作用的寄存器,稱為shadow register(影子寄存器);設計preload register和shadow register的好處是,所有真正需要起作用的寄存器(shadow register)可以在同一個時間(發生更新事件時)被更新為所對應的preload register的內容,這樣可以保證多個通道的操作能夠準確地同步。如果沒有shadow register,或者preload register和shadow register是直通的,即軟件更新preload register時,同時更新了shadow register,因為軟件不可能在一個相同的時刻同時更新多個寄存器,結果造成多個通道的時序不能同步,如果再加上其它因素(例如中斷),多個通道的時序關系有可能是不可預知的。

        3. 程序源代碼

        本例實現的是通過TIM2的,使得LED燈按照1s的時間間隔來閃爍

        #include stm32f10x_lib.h

        void RCC_cfg();

        void TIMER_cfg();

        void NVIC_cfg();

        void GPIO_cfg();

        int main()

        {

        RCC_cfg();

        NVIC_cfg();

        GPIO_cfg();

        TIMER_cfg();

        //開啟定時器2

        TIM_Cmd(TIM2,ENABLE);

        while(1);

        }

        void RCC_cfg()

        {

        //SystemInt中已經定義位72MHz

        //允許TIM2的時鐘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2,ENABLE);

        //允許GPIO的時鐘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B,ENABLE);

        }

        void TIMER_cfg()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重新將Timer設置為缺省值

        TIM_DeInit(TIM2);

        //采用內部時鐘給TIM2提供時鐘源

        TIM_InternalClockConfig(TIM2);

        //預分頻系數為36000-1,這樣計數器時鐘為72MHz/36000 = 2kHz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36000 - 1;

        //設置時鐘分割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TIM_CKD_DIV1;

        //設置計數器模式為向上計數模式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設置計數溢出大小,每計2000個數就產生一個更新事件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2000 - 1;

        //將配置應用到TIM2中

        TIM_TimeBaseInit(TIM2,TIM_TimeBaseStructure);

        //清除溢出中斷標志

        TIM_ClearFlag(TIM2, TIM_FLAG_Update);

        //禁止ARR預裝載緩沖器

        TIM_ARRPreloadConfig(TIM2, DISABLE);

        //開啟TIM2的中斷

        TIM_ITConfig(TIM2,TIM_IT_Update,ENABLE);

        }

        void NVIC_cfg()

        {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選擇中斷分組1

        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1);

        //選擇TIM2的中斷通道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TIM2_IRQChannel;

        //搶占式中斷優先級設置為0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0;

        //響應式中斷優先級設置為0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0;

        //使能中斷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

        }

        void GPIO_cfg()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5; //選擇引腳5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輸出頻率最大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帶上拉電阻輸出

        GPIO_Init(GPIOB,GPIO_InitStructure);

        }

        在stm32f10x_it.c中,我們找到函數TIM2_IRQHandler(),并向其中添加代碼

        void TIM2_IRQHandler(void)

        {

        u8 ReadValue;

        //檢測是否發生溢出更新事件

        if(TIM_GetITStatus(TIM2,

        if(TIM_GetITStatus(TIM2, TIM_IT_Update) != RESET)

        {

        //清除TIM2的中斷待處理位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2 , TIM_FLAG_Update);

        //將PB.5管腳輸出數值寫入ReadValue

        ReadValue = GPIO_ReadOutputDataBit(GPIOB,GPIO_Pin_5);

        if(ReadValue == 0)

        {

        GPIO_SetBits(GPIOB,GPIO_Pin_5);

        }

        else

        {

        GPIO_ResetBits(GPIOB,GPIO_Pin_5);

        }

        }

        }

        • STM32單片機中文官網
        • STM32單片機官方開發工具
        • STM32單片機參考設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尔夫| 宣威市| 邢台市| 沾益县| 佛坪县| 乐安县| 葵青区| 镇江市| 定西市| 五寨县| 昌邑市| 宁陕县| 宝坻区| 井陉县| 邢台市| 苗栗市| 桐乡市| 英山县| 景德镇市| 陇西县| 乃东县| 都兰县| 壤塘县| 汉寿县| 固镇县| 郎溪县| 阜平县| 渝中区| 诏安县| 谢通门县| 夏邑县| 连山| 滁州市| 紫阳县| 锡林浩特市| 绿春县| 贵德县| 南皮县| 永康市| 新乡市| 从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