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浪潮逼近,是挑戰更是機遇!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興起,物聯網、大數據、AI與工業技術加速融合,推動了工廠生產線向數字化轉型,并給傳統制造業帶來巨大的沖擊。新一代的制造業,不僅要求高效的生產,還要快速響應市場的需求,同時具有靈活的處理能力,即滿足市場個性化定制的需求。為了獲得未來的競爭力,制造業正在大力推動機器換人和智能化轉型,一場巨大的產業變革正在到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7/383443.htm談到制造業,人們可能會輕松聯想到車間、機器和工人等元素,其實制造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從市場需求調查到產品設計,從材料采購到加工制造,再到物流、銷售和消費,以及后期的維護服務。這樣一個系統如果沒有合理的管控,可能會造成巨大的損耗,最終導致制造業的崩潰。智能制造轉型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管理制造環節的各個流程,利用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提升生產的效率。

為了搶占更多低成本的資源,制造業往往把工廠和材料供應分散到世界各地,這就給供應鏈方面帶來了新的挑戰,考慮到物流控制等方面,整個制造系統將會變得更復雜。制造企業的主要挑戰是找到低成本材料或者零部件,這些半成品還要考慮運輸成本,并保證每個生產階段的可用性。
無論怎樣,管理者需要努力減少庫存和縮短交貨時間,而生產制造的物流環節是一個關鍵,從最初的原材料供應商到成品的配送中心,需要合理的運營才能降低成本和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目前,制造業正在嘗試利用新技術改變工業流程,這些技術與工業結合的同時也觸發了更多的創新機遇。
工業物聯網
智能制造必需打通物理世界和數字虛擬世界的隔閡,工廠運營者需要收集來自生產線底層數據信息,工業物聯網成了智能制造升級的基礎關鍵。如今,工業物聯網(IIOT)正在入侵制造業,未來大多數設備都將是聯網的,管理者通過有線或者無線技術采集更多的現場信息,這些數據可能包括機器運行數據、產品數據、質檢和流程數據等。

隨著工業物聯網的演進,工廠里傳感器數量將會快速增長,嵌入式計算能力將應用在更多的產品中,生產線也將變得越來越智能。運營者利用物聯網技術,將工廠和供應商、用戶緊密連接在一起,廠商可以了解產品在應用過程的實際情況,嵌入在產品的傳感器會將實時數據反饋給系統,以便于制造商可以根據應用進行調整生產計劃。
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會大量使用移動設備,我們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或者其它專用的終端設備,來追蹤物料的位置和產品的進度。同時,移動設備提供了任何地方實時收集和傳遞信息的能力,可以進行訂單和交付信息輸入等,這將極大地改變訂單的接收和處理方式,對生產組織和日程安排產生重大影響。
大數據分析
制造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企業將從設備采集來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需要進行清洗、整理、存儲和分析,最終用于給運營者決策參考。目前,大數據分析主要應用于機器的預測維護,設備管理者實時監控設備的特征參數,及早察覺機器的故障前兆,然后提前更換機器部件,以減少停機時間,最終幫助生產線降低維護成本。
除了設備的維護之外,大數據還可以用于優化產品設計、生產和銷售等整個制造流程,來自外部市場和消費者的數據,可以分析出用戶的真實需求,實現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品設計制造。通過生產流程的監控分析,廠商知道哪些環節拉低生產效率,哪些資源過度利用了,知道如何優化生產工藝來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隨著企業工廠內部和外部數據的增加,大量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也是一個挑戰,目前通用電氣、西門子、IBM等企業都提供了基于云的分析平臺,越來越多的平臺采用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算法,實現大量的數據自動化處理,通過和歷史數據對比,找出異常的數據并告知管理者,使得問題發生之前得到更好的預防和處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