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可穿戴設備市場:與理想不止一點點差距

        可穿戴設備市場:與理想不止一點點差距

        作者: 時間:2018-07-09 來源:網絡 收藏
        編者按:可穿戴設備仍處于宣傳炒作過多、實用性有限的尷尬境地,產品成熟尚早。

          是近年來智能產品市場上最火熱的話題之一,甚至有人說年年都是的發展元年,可見在很多人看來,智能穿戴產品的市場前景是不容小覷的,尤其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環和智能眼鏡,更是成為了市場上的“香餑餑”,但是俗話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市場真的一片光明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7/382949.htm

          可穿戴設備叫好不叫座

          盡管可穿戴設備在全球快速升溫,但由于其硬件技術、通信技術等還處于發展過程中,客戶體驗差、售價昂貴、服務領域有限、缺乏“殺手級”應用等原因,讓眾多消費者仍在隔岸看花。

         產品實用性有限

          首先,缺乏精確的產品界定。可穿戴設備領域尚無完全被認可,并吸引消費者的理念。比如說,谷歌眼鏡的許多功能如打電話、拍照、收發郵件等與智能手機如出一轍,人們使用智能手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解決需求。Power Welties充電靴穿12小時,才能給手機充1小時電,著實考驗耐心。更有甚者,Argus 2作為世界首款仿生眼球,需植入人體,令人寒噤。

          其次,設計美觀是硬傷。試想戴著一副樣式古怪的眼鏡或是一塊屏幕過大的手表,如同科幻電影里的人物,怎么也難以讓人提起興趣。一款外觀精巧別致的產品才會讓消費者購買并使用。目前可穿戴產品總體外表不夠時尚,缺乏工藝設計美感。

          再次,解決問題有限。目前大部分可穿戴設備的功能集中在健康管理等方面。以果殼發布的智能手表GEAK Watch為例,其內置多種傳感器,主要實現對睡眠、心跳、體溫和血壓等的檢測,功能簡單。而映趣inWatch也只有查看時間、拍照和運動計量等功能。很多智能手表還無法獨立使用,需通過藍牙或無線連接到智能手機上,只是智能手機的第二塊屏幕。

          核心應用缺乏 當前,可穿戴設備沒有固定的操作系統和統一的應用開發平臺,應用服務局限于健康管理和智能手機服務,缺乏獨立的功能。盡管可穿戴設備提供了數據采集的入口,但能夠分析數據并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應用才是王道。從軟件角度來看,沒有專屬的“殺手級”應用和差異化的應用服務等決定了消費者將其束之高閣。此外,由于屏幕尺寸的限制,目前海量級的移動應用無法直接應用于可穿戴設備上,而應用的匱乏又反過來制約硬件的發展。

          缺乏產業鏈整合

          首先,市場需求不足。消費者目前仍沉迷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帶來的極大樂趣之中,對可穿戴設備的應用領域和實用性認知相當少。而可穿戴設備能夠發揮較大作用的體育運動和醫療健康領域,也只占市場的很小一部分,屬于智能手機無法獨立完成的領域。消費者需求量極為有限,無法形成有效的市場規模。

          其次,市場售價昂貴。作為配件或裝飾品,可穿戴設備要具有體積小巧、方便佩戴、堅固耐用等特性,因此其硬件結構要大大區別于其他智能終端——芯片集成度要更高,計算響應速度要更快;電池容量要更大,續航能力要更強,目前小尺寸鋰電池難以滿足需求;顯示屏需要可彎曲的柔性顯示面板。諸如此類的硬件結構,決定其高成本、高售價。

          最后,缺乏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可穿戴設備產業鏈涉及芯片、電池、傳感器、軟件程序和操作系統等方面。目前上游的設計研發、中游的生產制造和下游的市場銷售等環節,聯系不夠緊密,沒有形成一個健全的生態系統。就國內來說,缺乏一個能引導市場、讓用戶驚艷的產品,缺乏一個帶動整合的標志性大企業。很多企業還處于概念炒作及盲目跟風的狀態,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離散化的產業鏈,無閉合的產業鏈條,都將導致其短期內難以實現規模化、商業化。

          可穿戴要培養哪些與移動醫療契合的氣質?

          1、便捷性。未來,智能終端要更方便地采集數據、更方便地提供醫療服務。在將來,更多的測量儀器會向小型化、移動化發展,不僅僅是血壓、心率的測量,還會有白細胞、B超、腦電波等。針對主要的“老、幼、病、孕”用戶群體,設備的設計理念、應用手段、操作方法都應做到“傻瓜式”便捷,以達到可穿戴設備的最高境界——“人機合一”。

          2、交互性。從上世紀60年代可穿戴技術提出后,該創新技術所倡導的人機交互歷史經歷了很多偉大的節點。但自從喬幫主將觸摸引入蘋果的人機交互之后,這六七年來技術并沒有太多質的飛躍。

          對于可穿戴智能醫療設備與身體交互,可以讓人們活得更健康。與眼球的交互、與鼻子、耳朵的交互……當然,在健康醫療方面更高級的交互絕遠不止現在如此:比如同樣是“醫療”類設備,既然能實現人體指標的西醫式檢測,為什么不能嘗試下“把脈問診”的中醫式看病?

          3、專業性。不可否認,目前從事健康醫療類的可穿戴設備大多是國內的科技類公司。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很多產品是按照理工科的工程師思維開發的,很少有醫生或醫學專業出身的科班人士參與開發。純粹按照工程師思維設計的產品會帶有濃重的技術色彩,這樣的智能終端到了用戶手中,更多地還是在玩可穿戴方面的科技元素和炫酷概念,在性能方面還存在很大的缺口、漏洞,缺乏了健康醫療類應具備的專業性。

          另外一些覬覦該領域的健康服務公司或醫院,在互聯網思維又相對弱勢一些。所以,未來如何打通相關行業,做到資源共享,或是保證設備專業性的萬全之策。

          總之,建設移動醫療需要從傳統的醫院線下模式過渡到以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線上模式,終端、平臺、醫患雙方太多的東西需要改變,更無法拋開一個更上層的問題——現行的醫療體制與制度。

          就像有業者此前低調地“唱衰”自己行業的節奏一樣,現在移動健康及醫療行業已經很混亂了,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在重點注意這個行業所出現的問題。那么未來,移動醫療的發展是否會像現在的健康應用一樣被政府政策步步緊盯?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可穿戴設備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山市| 高台县| 武城县| 根河市| 伊宁县| 衢州市| 元谋县| 平阳县| 湄潭县| 西乡县| 蒲江县| 洱源县| SHOW| 柳河县| 桐庐县| 常山县| 松原市| 阿克苏市| 昌平区| 疏附县| 安岳县| 阳谷县| 临清市| 屯留县| 扶风县| 塔河县| 郁南县| 阿鲁科尔沁旗| 日照市| 蒲城县| 翼城县| 三亚市| 白朗县| 庆安县| 正阳县| 林州市| 石阡县| 青海省| 克什克腾旗| 涞水县| 邵阳市|